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生命签证——二战时期犹太人在上海”巡展在杜塞尔多夫开幕

2018-09-12 

2018年9月12日,由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业余大学、杜塞尔多夫犹太人联合会共同承办的“生命签证——二战时期犹太人在上海”巡展在杜塞尔多夫举办了开展仪式。该展览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策划并制作,旨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再现了从1933年至1945年期间为了逃避纳粹德国逃亡到上海的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犹太难民在上海的生活。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副总领事陶莉莉、杜塞尔多夫业余大大学教务主任锑曼女士(Barbara Kokoska-Thiemann)、杜塞尔多夫犹太人联合会会长迈克尔·森泰海泽(Michael N. Szentei-Heise)、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以及中方院长姚艳霞出席了开展仪式,仪式吸引了不少当地民众。展览将持续到10月19日。



杜塞尔多夫犹太人联合会会长迈克尔·森泰海泽在观看完展览之后,对当时上海接纳了两万五千多名犹太人表示震惊,尤其是当时的中国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上海人民对犹太难民的接纳与友善令他十分感动。他呼吁大家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感受两个深陷苦难的民族之间构筑的伟大友谊。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培高德回溯了犹太人在中国的历史,讲述了犹太难民在上海逃亡与生存的故事,他说这是一段“悲伤、艰难又充满生机与喜悦”的历史。


最后,德国传记作家史岱帆·舒曼(Stefan Schomann)介绍了自己的两部作品《最后的避难地:上海(索卡尔和杨珍珠的爱情故事)》(Letzte Zuflucht Schanghai Die Liebesgeschichte von Robert Reuven Sokal und Julie Chenchu Yan)和《中国:大国漫游》(China - Streifzüge durch ein Weltreich)。罗伯特·索卡尔是奥地利犹太人,1939年随父亲逃往上海,1945年与宁波姑娘杨珍珠相恋,两人于1948年结婚并赴美深造。舒曼在第一本书中记录了他们的故事。第二本书则记录了他2003年、2004年重返当年犹太人隔离区、现在上海虹口区的足迹,发达、现代化的上海与被历史刻写的上海融为一体。



 

上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走访下属孔子课堂及教学点 下一条: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18年冬季学期“中国美食烹饪体验课”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