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孔院处|基地 >> 正文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在罗特市举办“中国儿童绘本展”

2025-05-16 

当地时间516日,由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与罗特市图书馆(Stadtbibliothek Roth)联合主办的“中国儿童绘本展”在罗特市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作为“德奥巡展”的收官站点之一,将持续至613日。

开幕式当日吸引了多位当地嘉宾出席。罗特市图书馆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地将展出的绘本陈列在图书馆入口显眼位置,吸引了大量来馆市民驻足阅读与了解。

活动在一曲优雅的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中拉开帷幕,悠扬的旋律让在场观众瞬间沉浸在中国传统音乐的意境之中。

罗特市副市长卢克斯(Claudia Lux)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在数字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儿童读物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显得尤为珍贵。她高度评价了此次展览的文化价值,并表达了对中德文化交流的持续支持。来自罗特市“多彩罗特(Roth ist bunt)”项目及青年议会(Jugendparlament)的根斯鲍尔女士(Christina Gänßbauer)代表罗特市图书馆在讲话中强调了文化多样的重要性,并热情欢迎所有来访者的到来。随后,中德促进会第一会长扎加维(Karin Zargaoui)女士介绍了协会近年来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努力,并指出此次绘本展是一个面向未来、面向儿童的良好开端。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徐艳代表孔院发言,向观众介绍了中文绘本的发展历程。中文原创绘本自2006年兴起以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外国绘本的出版比例大致持平,约为1:1。近年来,随着中文绘本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译本开始走入国际市场,受到海外读者的欢迎。她指出,儿童绘本不仅是语言学习的有力工具,更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徐艳以插画家于虹呈的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向观众展示了绘本中融入的丰富中国文化元素,包括皮影戏、剪纸艺术、苏州园林等,形象生动地将中国传统美学呈现于纸上。随后,徐艳介绍了另一本绘本作品《盘中餐》,该作品通过作者对云南农村的实地采风,讲述了粮食种植与农耕文化,旨在让孩子们理解珍惜食物、尊重劳动的重要性。

讲解结束后,徐艳邀请来宾翻阅展出的部分绘本,并自由交流。来宾们纷纷表示,绘本不仅帮助他们理解了中国的文化,也为德国儿童提供了认知世界的多元视角。一位8岁的小女孩在翻阅完《悟空》后,主动向在场嘉宾复述故事情节,赢得大家的掌声。她还对绘本中的汉字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向书法艺术家学习了几个简单的中国字。

最后,水墨画创作者李莹莹现场展示中国水墨画创作,并由古筝演奏者张梦玉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为大家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在互动环节中,一位小女孩也踊跃参与到作画体验中,与李莹莹一同挥笔泼墨,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当地教育与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动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中德文化交流项目,让更多家庭通过故事、图画与体验,跨越语言与国界的界限,走进彼此的文化世界。


供稿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 



上一条:哥廷根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汉语作为外语”教师培训工作坊 下一条: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与基社盟妇女联盟联合举办“女性跨文化沙龙”茶道分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