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孔院处|基地 >> 正文

“远航梦•丝路情”——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葡萄牙孔子学院“三巡”活动纪实

2017-10-02 

受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委派,我校学生艺术团以“远航梦,丝路情”为主题,于9月27日至30日期间,前往葡萄牙孔子学院进行了两场“三巡”文艺巡演活动。

9月28日,我校艺术团在阿威罗圣马德拉市剧院举行了首场演出。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教育组李韧竹、市政厅教育厅厅长Dilma Nantes、阿威罗孔子学院外方院长Carlos Morai等教育界、文化界代表和葡萄牙社会各界友好人士、中资机构代表,中葡媒体代表等应邀出席观看了演出。

我校艺术团团长、学生处处长丁浩致开场词。丁浩表示,文化和艺术是沟通中葡人民心灵的桥梁。此次我校学生艺术团为观众们奉上的“三巡”文艺汇演,不仅能向葡萄牙民众展现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还有助于增进了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促进青年之间的交流,为葡萄牙民众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曲欢快的民乐《花好月圆-春节序曲串烧》拉开演出的序幕。在舞台灯光的映衬下,民乐演员时而抚琴,时而拨弦,丝竹声悦耳,令在座的观众如沐春风,陶醉其中。在民乐的伴奏声中,三名演员舞姿轻盈优美,婀娜而多情,在遥远的葡萄牙展现了傣族舞蹈《邵多丽》的浓浓风情。聚光灯闪烁,小合唱动听,《满园的橙子》和《爱要坦荡荡》欢快的曲调把观众们的情绪调动了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打起节拍。武术表演《太极神韵》,以柔克刚,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向观众们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玄妙幽邃,也将整台节目推上了一个小高潮。独具特色的外语相声《艺术漫谈》是首次登上葡萄牙的舞台,中西结合的幽默的表演手法令现场观众笑声不断,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外语相声不仅突破了语言障碍,创造了喜剧无国界的新起点,对中国说唱艺术的海外传播更具有重要意义。群舞《丝路魅影》作为演出的压轴之作,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的异域风情,再现航海之路的辉煌成就,获得了观众们最高分贝的掌声。整场演出在雀跃的欢呼声中完美谢幕。

9月29日,艺术团来到爱斯比纽市剧院,进行了在葡萄牙的第二场演出,暨阿威罗孔子学院“三巡”文艺巡演青少年专场,共有来自当地的400余名大、中学生前来观看。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中葡关系和中葡人民友谊的未来。青少年交流就像一个不断更新的解码器,既能解开彼此的隔阂,织密心灵和情感的纽带,也能填补认知空白,让中葡友谊深入人心。

与首场演出不同,为配合青少年观众的特点,演出先由艺术团主持人用葡萄牙语与青少年朋友们以游戏互动的形式开场,剧场中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活泼了许多,也激发了观众们观看演出的好奇心。

在优美的乐曲和舞蹈过后,情境武术《醉汉擒猴》引起了在场青少年观众极大的兴趣。只见醉汉摇摇晃晃,小猴身手矫捷,拳脚间尽显中华武术醉拳与猴拳的精髓,而小猴模仿醉汉亦步亦趋,更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笑声与掌声不绝于耳。

演出结束后,在场的青少年观众们全体起立鼓掌,并集体用葡语大声喊着“中国!中国!”,久久不愿离去。不少观众随后涌上台前,与演员们握手拥抱,和在场所有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在演出后与观众们的交流中,不少葡萄牙民众给出了这样的反馈:“中国的舞蹈好美!”“没想到中国也有这样的脱口秀!太有意思了!”“感谢孔子学院让我们了解了丰富的中国文化!” 一位小观众还兴奋地对武术演员们说:“我要去中国,我想学中国功夫!”中国情节就这样在葡萄牙青少年朋友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校学生艺术团在葡萄牙的“三巡”文艺巡演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活动不但为当地孔子学院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为中葡青少年间的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路径。从长远来看,青少年之间的正向交流一定会有利于国家间的友好交往,也必将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认识中国青年一代,以及中国的未来。我们相信,中葡青年一代的文化交流一定能为两国青年人共同成长、携手追梦插上友谊的翅膀,为中葡关系的未来发展共创新的辉煌!

上一条:“远航梦•思路情”——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团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安道尔公国“三巡”演出为祖国68年华诞献礼 下一条:闫国华副校长会见柬埔寨金边王家大学副校长、我校新汉学博士新生陈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