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题为《以眼代耳,以手代口》的中国手语翻译线下讲座。本次讲座由汉学家兼手语翻译员法尔考尔·戴安娜(Farkas Diana)女士主持,由手语翻译员鲍拉日·盖尔盖伊(Balazs Gergely)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共18位观众参与了讲座,其中包括一名年迈的聋人观众。

从对聋人的正确称呼切入主题,本次讲座回溯了手语翻译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厘清了社会上长期以来对手语翻译工作存在的误解。通过对比和探讨中匈手语的异同,鲍拉日·盖尔盖伊使观众对中国手语翻译的特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此外,他还介绍了手语翻译员的培养过程,手语翻译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以及中国政府部门对聋人群体的关怀政策。最后,鲍拉日·盖尔盖伊先生趣解“聋”字,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讲座。

本次讲座是罗兰大学孔院“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之一,主持人法尔考尔·戴安娜与主讲嘉宾鲍拉日·盖尔盖伊互相配合,默契十足,详实地向观众呈现了中国手语翻译的相关背景和知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罗兰大学孔院将在近期举办多场“国际中文日”系列活动,旨在向匈牙利民众多角度展现当代中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