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中文诗歌翻译探索”线上讲座

2022-03-09 

39日,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开展线上讲座 ——中文诗歌翻译探索”。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罗兰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莱特博士 (Dr. Salát Gergely),讲座时长为90分钟,参会人数共29人。

讲座的第一部分,邵莱特博士向听众讲解了中文诗歌在匈牙利的传播历史。尽管早在19世纪时,匈牙利著名诗人奥洛尼·亚诺什(János Arany)已经开始尝试将中文诗歌翻译成匈牙利语,但直到 1930 年左右,经由匈牙利诗人迪兹索·科斯茨拉尼的(Dezső Kosztolányi)翻译,中文诗歌才真正在匈牙利流行起来。此后的20 世纪中后期,多位优秀的匈牙利诗人和汉学家大规模地将中文诗歌翻译成匈牙利语,并进行系统化的梳理。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邵莱特博士抛出了本次讨论的核心议题,即中文诗歌在翻译为匈牙利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他将中文诗歌的翻译比喻为带着镣铐跳舞。一方面,由于汉语文化含蓄内敛的审美要求,中文诗歌(特别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语言表达和语境传达上的模糊性,大量的引经据典以及隐喻语言加大了匈牙利读者理解中文诗歌的难度。另一方面,对匈牙利译者来说,中文诗歌独特的形式使译者很难将中文诗歌的原有形式特征复刻为匈牙利语,尤其是诗歌的音调,行数,每行的音节数,以及诗歌的韵律等很难在译文中体现。

概述了中文诗歌翻译的难点后,邵莱特博士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听众进行了讨论。他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对比了七名匈牙利译者的译文,并分析了每篇匈牙利语译文在翻译时的侧重点以及优缺点,进而总结出在翻译中文诗歌时如何做到内容、形式及语言表达上的平衡。

讲座最后,邵莱特博士指出中文诗歌在匈牙利有着深厚的土壤,随着中匈文化交流的深入,中文诗歌在匈牙利正呈现出新的气象。匈牙利汉学家通过研究和翻译经典中文诗歌作品,探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促进中匈文明的相互借鉴交流。邵莱特博士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读者和学者能够阅读、欣赏、关注中文诗歌,为中文诗歌在匈牙利的翻译与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第十八中学孔子课堂与中国天津英华实验学校联合开展中保文化线上交流活动 下一条: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沃洛什•山多尔与中国、中国文化及诗歌”线上讲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