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28日,2021年“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开幕式暨第20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在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通过线上方式顺利举行。本届“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由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主办、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和匈中双语学校分别承办。大学生组赛事于5月28日举行,中学生组赛事于5月29日举行。参加此次大学生组比赛的11位选手分别来自罗兰大学、赛格德大学、米什科尔茨大学、佩奇大学以及帕兹马尼·彼得天主教大学5所院校,比赛内容包括主题演讲和才艺展示两个部分。

开幕式上,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齐大愚在致辞中向2021年“汉语桥”世界大、中学生中文比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汉语桥”比赛已成为各国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青少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互鉴、心灵沟通的桥梁。希望通过本次比赛能够涌现出更多中匈友好交流的年轻使者。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Hamar Imre)在致辞中回顾了“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匈牙利的发展历史,同时表示,很高兴看如今有这么多大学生积极参与此项赛事,主动接受挑战、战胜自我,他希望选手们能够把这次比赛当成是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
匈中友好协会主席、文学翻译家克拉拉(Zombory Klára)女士介绍了匈牙利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的中文教学历史,从中文班寥寥几名学生发展到现在5所孔子学院、1所匈中双语学校、多家华文教育机构和各类与匈中交流有关组织的历程,她为匈牙利学生有越来越多的学习中文的机会感到欣慰。
匈中双语学校校长茹娆(Erdélyi Zsuzsanna)说,很多匈中双语学校的毕业生都参加过大、中学生的“汉语桥”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感谢“汉语桥”赛事给学生提供的展示汉语水平和中华才艺的机会。


比赛演讲环节,选手们讲述了自己与中文结缘的过程、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以及中文与匈语在表达上的关联性等。流利的中文、恰到好处的成语和典故为演讲增色。在才艺表演环节,选手们精彩的太极、舞蹈、书画、歌曲表演打动了评委和观众。经过激烈角逐,赛格德大学的沈梅(Samaneh Raiss Shaghaghi)荣获一等奖,米什科尔茨大学的康布谷(Kántor Boglárka)和席贝娜(Spisák Bernadett)荣获二等奖,罗兰大学的小米(Zsikla Noémi)和叶灵儿(Janszky-Máriás Nikol)以及帕兹马尼·彼得天主教大学的王诗雨(Szabó Izabella)荣获三等奖,其余参赛选手获得了鼓励奖。
在29日举行的“汉语桥”中学生中文比赛中,罗兰大学孔子学院推送的选手陆菲菲(Molnár Luca)荣获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