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基金会(FICB)第一期《学术孔院》(Confuci Acadèmic Journal,简称CAJ)问世。这是一本具有同行评审系统、可在线免费获取的年刊,主要学科领域为汉语语言学和汉语教学,但也向多学科研究开放,例如文学、翻译、历史、社会学、跨文化交流、孔子学院工作研究以及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本刊汇集加泰罗尼亚语、中文、西班牙语和英语四种语言的文章,不仅致力于服务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大区大至整个西班牙的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且期待在全球范围内上发挥积极作用。创刊号选登了12篇文章,作者来自五个国家(德国、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的机构/个人。
本刊总编为常世儒博士和哈维尔·奥尔图纳(Javier Orduña)博士,编委会成员有埃莱娜·卡萨斯-托斯(Helena Casas-Tost)博士、张红副教授和张晓慧副教授,学术委员会由来自7个国家(智利、中国、西班牙、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和美国)19所大学的23名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专业领域与来稿主题相对应,则参与双向匿名审查,以此力求保证稿件质量,并同时确保审稿人的评论和建议对作者有所帮助。本刊得到北京外国语大学(BFSU)孔子学院工作处的大力支持,其合作对于杂志的出版至关重要。
在西语世界中,很少有专门研究汉语语言学和教学法的杂志,甚至广义上的中国研究杂志也少之又少,尤其是与大量的英语刊物相比。因此,《学术孔院》力求使学术成果的出版多样化,为中国研究的新趋势和研究范式开拓空间,从而有助于丰富和拓宽汉语言文化教学和传播的视野。
【网络版免费获取链接】
https://confuciobarcelona.es/journal/issues/issue-1-2020/
https://issuu.com/confucibarcelona/docs/revista_web

卷首语(中文翻译)
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基金会(FICB)不仅在本地范围内,而且在全球跨地区范围内一直致力于促进、鼓励和支持中国语言和文化的研究。
全世界对汉语学习需求的迅速增长,迫切需要进行中文作为外语教学方面更大范围的研究,同时吸纳中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多样经验、观点和方法。因此,《学术孔院》期刊力求采用最高学术标准,成为这些新趋势的聚合点。
越来越多的研究不仅限于语言和教学论题,而且还涉及华语世界中各种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 因此,尽管本刊的基础是语言学和教学法研究,但《学术孔院》也将始终关注嵌入语言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 因此,这种全面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是本刊的定义特征之一。
除了方法和学科的多样性以外,《学术孔院》还以其工作语言的多样性脱颖而出,这其中包括英语、汉语、加泰罗尼亚语和西班牙语,首刊作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完美地反映了本刊的国际性,也体现了中文日益增长的国际价值,作者的地域多样性也将使汉语言文化研究成果更为丰富。
《学术孔院》创刊号的出版是在新冠疫情特殊的、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进行的。尽管疫情带来了诸多不便,但第一期终得付梓。在此谨对编委会成员、审稿人及所有投稿作者致谢,感谢他们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工作处为首刊出版提供的支持。
望《学术孔院》期期不断,为我们的作者和读者提供一个学术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总编:
常世儒-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基金会中方院长
哈维尔·奥尔图纳-巴塞罗那孔子学院基金会外方院长(Javier Orduñ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