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6-18日,“欧洲地区部分孔子学院工作座谈会”在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隆重召开。欧洲22个国家的60所运营3年以上的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及8所中国合作院校校长等200余人出席了这次会议。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我校校长陈雨露教授、孔子学院工作处张晓慧处长、党校办副主任顾佳赟出席了此次会议。
会议开幕式在16日下午举行,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高建女士、中国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女士、王永利副主任及与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匈牙利国会副议长Ujhelyi István等多名政要、罗兰大学副校长Horvath Zoltan教授、前任校长、孔子学院总部顾问胡岱茨教授等也出席了开幕式。匈牙利总统施米特•帕尔发来贺信,预祝会议取得丰富成果,促进中国与欧洲关系的发展。许嘉璐先生、高建大使、Horvath Zoltan副校长、胡岱茨教授以及陈雨露校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许琳主任作了主旨报告。

陈雨露校长在致辞中指出,一年一度的欧洲地区孔子学院会议,是各国孔院共商发展大计、共叙合作友谊的重要盛事,是孔子学院总部为各国孔院搭建的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北京外国语大学将认真总结前6年孔子学院建设的经验,在今后5-10年内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非英语国家汉语教师的培养和国别汉语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不断促进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
许琳主任在主旨报告中指出,在中外双方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欧洲各国孔子学院获得了平稳发展,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需求、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她希望未来孔子学院的工作重点将面向中小学开展汉语教学和本土教师培训,要注重当代中国研究,培养汉学家,把孔子学院打造成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并加强中医、旅游、艺术等特色孔子学院建设。
在两天的会议日程中,200多名会议代表就孔子学院发展规划、国际汉语教材工程、孔子学院办学标准与评估办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为欧洲地区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思想火花的碰撞。陈校长担任第三论坛的主持人并作了主题发言。他阐述了编制孔子学院未来发展规划的三个原则,即质量与数量并举的原则,语言与文化并重的原则,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原则。并进一步指出今后各孔子学院应该把能力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注意在三个关键词上下功夫,即跨文化、本土化和创新。陈校长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
会议代表还高度赞扬了罗兰大学孔子学院的各项会务筹备工作,认为这是三年以来最好的一次欧洲地区孔子学院的联席会议。代表们纷纷表示,大家有机会在美丽的初夏时节汇聚在蓝色的多瑙河边,讨论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交流经验,分享成果,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2011年欧洲地区部分孔子学院工作座谈会”的承办方,为了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配合国家汉办的各种要求,做了大量会议前的准备工作。孔院工作处还派出四名会议筹备人员与六名同传人员协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落实各项会议事务。16号的会议开幕式晚宴上,北外艺术研究院院长、公共外交执行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孙萍女士还进行了精彩的京剧表演。我校承办的10所孔子学院获邀参加了此次盛会,是中国合作院校中数量最多的,显示出强劲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