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参加杜塞尔多夫市第二届“中国节”

2012-06-16 

2012年6月16日,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参加在杜塞尔多夫市老城市政厅广场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节”。作为中国官方文化交流组织和2012年“德国中国文化年”的组织者,孔子学院今年的展位特别醒目,吸引了大批的中国文化爱好者前来咨询。像往年一样,孔子学院为观众准备了精选项目来呈现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展台上,人们可以体验汉语课程,上速成书法课,或者咨询西方姓名的汉字写法。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汉语体验课程。来参加课程的观众涵盖面是非常广——有退休后寻找新兴趣爱好的老人,也有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的大学生;有带着在德国出生的子女来学中文的华人,也有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德国父母。尽管场地是露天,周边环境有点嘈杂,但是“学生们”却十分专注,结课的时候大家都有所收获,有的观众会说“谢谢老师,再见”了。不少观众在上完体验课后来咨询汉语课程的报名细节,孔子学院秘书处的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

孔子学院的书法教师吕琛老师教授书法多年,经验丰富。速成书法课上,吕老师浅显易懂地给学生讲解汉字结构及每一笔划的着力处和走势。一位女士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成功地临摹了一个娟秀的“王”字。课后,这位女士小心翼翼地把宣纸折叠起来,像珍宝一样放进了手提包里。虽然只是一幅简单的书法,但作为人生中第一件作品,她认为很有珍藏意义。

今年是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分院第二次参加“中国节”,孔子学院外方院长Eberspächer博士指出:“中国节是孔子学院每年最重要的活动。在这里,孔子学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更多的人展现中国文化。看到大家对中国文化那么感兴趣,这对我们的工作是极大的鼓励。”

“中国热”反映了德国与中国各方面合作的日益发展。本届“中国节”还有一个主题是“重庆周”。杜塞尔多夫和重庆结成了友好城市,今天是重庆周的开幕日,从16日到23日,孔子学院和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共同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展示重庆特别的巴蜀文化。届时德国观众将有机会在重庆杂技团的精彩演出、摄影展览以及民间艺术展览上体验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文化传播的民间化是本次中国节的一个新趋势。在过去,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多以政府为主导,而如今,华人社会也把国内的日常生活中的流行文化带到了德国。珍珠奶茶摊前游客们排起了大长龙,街头小吃摊前有德国顾客用不标准的中文索要“老干妈辣椒酱”。中华文化在异国他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纳和认可,龙腾在杜塞尔多夫,愿中华文化在德国传播越来越广,中德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上一条: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中国重庆文化周”交流活动 下一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贺国强一行访问我校承办的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