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理解中国”系列讲座第五场学术报告会

2013-09-19 

2013年9月19日,德国纽伦堡-埃尔朗根孔子学院2013年系列讲座“理解中国”第五场学术报告会在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报告厅举行。汉学系教授Monika  Gaenssbauer应邀作了题为《中国杂文及其社会意义》的学术报告。

Gaenssbauer教授在报告中追本溯源,指出杂文在南朝时就作为独立文体出现,先秦时兴起至唐、宋和元代兴盛,在当时就产生了极大的社会作用;之后中国五四时期鲁迅的政治性杂文,唤醒了中国国民的忧患意识;当代作家韩寒等的杂文都对社会舆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Gaenssbauer教授也提到,杂文因其形式短小,活泼犀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及时反映个人对社会生活、文化动态和政治事变的感想等特点而受到喜爱。遗憾的是中国杂文常常无法翻译成德语而同时还保留其精妙传神之处。听众对Gaenssbauer教授的杂文研究很感兴趣,各抒己见,畅谈甚欢。

上一条: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与社区老人共庆中秋 下一条: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与社区老人共庆中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