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举办中国饮食文化讲座

2014-05-27 

2014年5月27日,列日孔子学院在列日大学举办2014中国文化系列讲座之六——“论中餐的艺术和体系”,主讲人为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的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教授。

讲座一开始,白乐桑教授就精辟指出,在世界已经变成地球村的今天,纵然有各种各样的快餐,但人类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惟有“食”还在有效地抵御着全球化的浪潮,成为彰显和保持民族文化身份特征的一面旗帜。而中餐,因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体系和强劲的国际传播力堪称当今世界三大菜系之首(法餐和土耳其餐)。白教授这番振聋发聩般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了在场的50余位听众。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学贯中西的白乐桑教授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地首先论述了“吃”在古今中外文明历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例举古代中国统治者从“饮食”中领悟“治国”之道的例子,如“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从中国地域分布入手,根据完善的子体系、烹饪的主导原则、享受美食的思想、品味美食和文学媒介等五个标准纵论色香味形俱全的中国4大主菜系、8大菜系、18子菜系、上万种菜谱和2200种小吃,图文并茂,令人大饱眼福,大开眼界。白教授还特别强调,中餐是一种有思想内涵和哲学意味的餐饮,她讲求荤素搭配、软硬兼施、阴阳平衡、对立统一,由此中餐还派生出完整的食疗或药膳体系。

白教授非常欣赏中国菜讲究食材之间口感、色彩、功效的搭配,即使微不足道的食材也能经过巧妙的加工变成一道道佳肴。他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他在北京留学期间,尝过当地农民卖的“荸荠”(也称“马蹄”),对其味道大失所望,可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用荸荠制作饺子馅料,不仅能提鲜,还能营造一种爽脆的口感。他深深地为中国人善用食材、巧用食材的聪明才智所折服。他还说,中餐的精要除了食材,还在于掌握火候和刀工,常言道,好厨师一把刀。据不完全统计,中餐里,仅刀工就有十八种之多!

最后,白乐桑教授从跨文化的视角畅谈了中国人眼中的法餐(西餐),并以自己的亲眼所见,讲述了中国人吃西餐时的中式吃法,令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

白乐桑教授的精彩讲座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但曲终人不散,许多人依然踯躅现场,或提问或咨询或交流心得。我们热切期待着今年10月金秋时节白乐桑教授的下一场讲座:《漫谈用汉语说、写、思维》。

上一条: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督导组考察旧扎戈拉市高尔基学校教学点 下一条:“孔子学院杯”马来西亚象棋校际赛走进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