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重走史图博之路”讲座

2014-11-13 

2014年11月13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题为“海南岛的黎族和苗族——重走史图博之路”的讲座。演讲当晚吸引了众多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感兴趣的中奥友人参加。

活动主讲人Friedhelm Petrovitsch先生1967年毕业于哲学专业,1967至2009年任教于亚琛、科隆和艾诗维勒等地,并常年从事人像摄影和游记摄影。2003至今,他多次游历中国海南岛,或徒步拍照,或与本地居民座谈,或与当地小孩嬉戏,对海南岛的苗寨以及黎寨进行了全方位的摄影记录。

报告中,Petrovitsch先生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向观众介绍海南岛少数民族——黎族与苗族的服饰、饮食、节日、建筑和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内容。苗族女性繁复精致的银器装饰和斗水牛传统、黎族妇女绣面纹身的习俗、传统民居船型屋……一张张生动的图片时时引发在场听众对传统民俗文化展现出的人类智慧发出由衷的赞叹。

除了精选的数百张摄影图片,Petrovitsch先生还在现场展示了从中国带来的传统少数民族刺绣及服饰,使身在奥地利的观众也能亲眼目睹民间精湛的民族纺织工艺。

此外,随着现代化文明进入大山深处和遥远的村落,少数民族在遵循传统的同时也经历着现代化的过程。Petrovitsch先生以其过去十年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亲身感受和详尽的图片资料,向观众介绍了中国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多项措施,如用于修复传统建筑的专项资金和为保护黎苗回族历史传统文化而建立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报告的最后,Petrovitsch先生介绍了德国人史图博(H.Stübel)1937年的《海南岛黎族志》,并与近80年后当地少数民族的现状进行了对比。报告结束后,观众和主讲人讨论热烈,提出了许多问题,直到晚上8点30分讲座才圆满结束。本次讲座给奥地利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了解到中国少数民族保存至今、极具古风的传统,发现蕴藏其中的难以估量的文化珍宝。

上一条: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与汉语教学”研讨会 下一条:“中国的风味”中国文化沙龙在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