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举办题为《适应与成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的讲座

2016-04-21 

 2016年4月21日,列日孔子学院邀请加拿大魁北克拉瓦尔大学李晟文教授在列日大学举行题为《适应与成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的讲座。这是列日孔子学院为配合“利玛窦出使中国辉煌成果展”组织的4场系列学术讲座之第一讲。

20160421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举办题为《适应与成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的讲座图1

李教授的讲座令人信服地回答了西方人长期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利玛窦之前的欧洲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均以失败告终,唯独利玛窦成为例外?李教授着重讲解了利玛窦在中国传教的主要策略:首先,他积极学习汉语和儒学,并在服饰上效仿中国人的装束,他先穿僧人打扮以获得人们的好感,后来为方便接近儒士而改穿儒服,这极大地缩短了他和中国人,特别是和当时中国儒士的距离,使他更容易被中国人接纳;其次,他通过自己的渊博学识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功地与当时的儒士,特别是中上层官员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为他在中国长期的生活创造了便利;第三,他懂得妥协教义,把基督教演绎成一种兼容儒教的伦理体系,会用中国的《四书》《五经》宣讲基督教教义;第四,他能尊重中国的传统习俗,容许中国的教徒继续传统的祭天、祭祖敬孔;第五,他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介绍给了中国人,对中国的天文、历法、地理、数学、音乐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所制作的世界地图令当时的中国人大开眼界。当然,最值得一提的是,利玛窦根据中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帝国的国情,以近乎战略家的眼光,充分地认识到,要想真正传教于中国,必须“拿下”京城、“拿下”皇帝。为达到这一最终目的,他坚韧不拔地在中国地方上生活长达19年,终于1601年作为欧洲使节被召进紫禁城,获许长居北京,从此享有朝廷的俸禄,直到1610年去世。总的来说,他的策略就是尊重、适应、交流与融合,这对当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60421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举办题为《适应与成功:利玛窦在中国的传教策略》的讲座图2

李教授的语言诙谐幽默,讲解深入浅出,内容更是与列日孔子学院主办的“利玛窦出使中国辉煌成果展”紧密契合,使在场的听众听得津津有味。讲座结束后,列日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陪同李教授及其在场的听众前往展览现场,一起欣赏展品。

上一条:意大利汉语教育历史性时刻——中学汉语教师将进入意大利国家教育体系   下一条:意大利汉语教育历史性时刻——中学汉语教师将进入意大利国家教育体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