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晚,维也纳孔子学院举办中国结手工课。
在简单介绍了中国结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内涵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材料,并请学员们挑选出两根自己喜欢的彩色绳子,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把两根彩绳结成一股。中国结的学习从基本的双联结开始,虽然在进行前几个步骤时有些学员还是一头雾水,每一步都要跟老师确认是否正确,但是当最后一个步骤完成时,大家纷纷惊叹于这种来自东方的古老技艺能用一根绳子制作出如此精美的手工艺品。中国结的制作过程对于外国人来说可谓是“过五关斩六将”,但是在老师的耐心讲解和亲手指导下,大家都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中国结作品。多次参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文化活动的Monika女士表示,“这简直是魔术表演!”。
除双联结之外,志愿者老师杨依沐还为大家介绍了盘长结,十字结的制作方法。盘长结是中国结技艺中的代表作,杨依沐在为大家讲解编制过程的同时,也用生动的语言为学员们解释了盘长结“阴阳相合,生生不息”的意义所指。由于时间限制,志愿者老师无法为学员逐一讲解所有中国结的编法,学员们表示虽然意犹未尽,但这个晚上的收获已经颇为丰富。中国结的编制手法复杂多变,但学员们表示之后会继续练习,希望能把亲手制作的中国结送给家人朋友。
中国结手工课是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推出的中华才艺系列课程之一。该系列课程为维也纳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即便奥地利与中国远隔万里,当地民众却能在孔子学院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供稿:赵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