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2017-01-24 

1月24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了荷雅丽女士(Alexandra Harrer)于维也纳大学奥拉报告厅举办了题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创意之源——中国哲学》的讲座。

dsc_6081_副本

亚历山德拉女士在维也纳技术大学取得建筑学硕士之后继续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并获得东亚艺术史博士学位。2012年,她加入了隶属于清华大学的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THID)并参与多项古建筑数字修复重建项目。

在此次讲座中,荷雅丽女士为大家讲解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中庸”思想的起源以及发展。“中庸”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作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传统。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的准则,它强调阴阳对立面的统一平衡。因此这样的传统思想也体现在了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包括了材料的选择与搭配,色彩的协调和统一以及结构的对称。

dsc_6083_副本

随后荷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体现在天坛中的中国传统祭祀礼节意义、和谐对称以及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体现,在传统哲学思想中始终认为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个整体,即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此中国古建筑和自然环境是相融合的,不是与自然对立的,并借助于自然环境,以构成视野广阔,富有生气的画面。她还例举了华表作为中华图腾柱这一特色建筑形式的意义和特点。除了宫殿以外,中国的民居四合院也体现着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最后,荷老师例举了维也纳的标志性建筑斯蒂芬大教堂以及巴塞罗纳的圣家堂,通过对比中西方建筑的异同,从侧面阐释了不同哲学思想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此次讲座通过丰富的建筑实例以及专业的讲解,为观众们讲述了隐藏在建筑艺术背后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对比,让观众们感受中西方建筑的异同。

撰稿:史佳妮

上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138中学孔子课堂成功举办春节庆祝活动 下一条: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2017年首次教学经验交流分享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