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西藏主题讲座

2017-06-19 

6月19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西藏的历史与现实”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长郝时远教授主讲。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苏发祥教授,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嘎玛旦巴先生,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办公室税燕萍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北京藏语系高级佛学院评委、昌都强巴林寺罗松江村主持组成的藏文化交流团为在场观众介绍了有关西藏情况,并进行交流与问答。

dsc_7828_副本

郝时远会长主要从事民族理论、国内外民族问题、民族历史研究,作为此次讲座的主讲人,他通过引用西方文献中对于西藏地区的记录开启了此次讲座。他首先指出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录:“西藏地区是一个极大之州,具名有自己的语言和偶像崇拜,但是所有事物,都归元朝皇帝管理。”随后,他从经济发展、教育体系建立、宗教事务活动以及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对西藏地区的变化进行了阐述。

dsc_7818_副本

以文字教育为例,西藏地区的文盲率由曾经的95%下降至如今的1.2%,将曾经只有达官贵人以及寺院僧人才能学习的藏语文真正地还归到了人民手中。而且目前在西藏已经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的建设。此外,就经济发展而言,为了更好地帮助西藏地区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全国支援西藏”成为了国家扶持西藏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放慢了脚步,但是西藏自治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交通的发展,都还在不断提升。西藏地区地广人稀,发展基础薄弱,中国在借鉴西方发展经验的情况下正在创造着历史,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地区实现现代化。

在问答环节中,针对来宾对于西藏的西方主流倾向性的问题,郝时远教授做了如下回答。西方对于西藏问题的倾向性由来已久,不论是在课本中或者是媒体报道方面。如果想要通过外部去进行影响和改变,其实是不太容易的。但是,近年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提高,也更广泛地参与到了国际事务中。学者们也在不断努力,努力于交流,发出中国的声音。

dsc_7833_副本

最后,昌都强巴林寺罗松江村主持用自己并不流利的汉语表达了对到场来宾的热烈欢迎,并向嘉宾们赠送了哈达,用西藏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希望大家能够去看西藏、吃藏餐、去了解、去交流的美好愿望。

撰稿:史佳妮

上一条:巴塞罗那各大外语教学机构齐聚巴塞罗那孔院共商大计 下一条:匈牙利孔子学院第二届汉语教师与志愿者教学培训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