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文培优”项目中学生孔院访问日系列活动

2025-06-10 

当地时间610日,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为牛津市参加英国教育部中文培优项目(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的中学生举办了孔院访问日系列活动,吸引了圣比里努斯学校(St Birinus School)、迪考特女校(Didcot Girls’ School)、克利夫顿学校(Clevedon School)、博亨沃辛学校(Bohunt School Worthing)、皮卡特学校(The Piggott School)和圣伊格内修斯学校(St Igantius6所中学的 112 名中学生前来参加。

在上午的活动中,四场文化工坊同步开展。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叶珊池主持书法工坊,同学们学会了书写“福”字并制作了书签;志愿者教师丁宇帆负责漆扇工坊,学生们体验了传统漂漆工艺,制作了自己的漆扇;孔院教师董小珥的活字印刷工坊,让大家穿越时空,用古老的印刷工艺印刷中国古诗;志愿者教师郭浩楠的五禽戏文化工坊里,学生们跟随老师的一招一式,模仿了五种动物,现场欢声笑语。这些工坊活动不仅让参与者近距离接触了中国的传统技艺,更在亲身体验中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翟峥以传统节日里的中国文化为主题,重点向学生们介绍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并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节日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现场学生们全都踊跃举手与翟峥教授积极互动。他问学生们知道哪些中国节日,学生们积极回答,列举出了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并表达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翟峥教授还展示了中国的十二生肖,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认为时间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引发了学生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思考,现场学生在翟峥教授的引导下找到了答案。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多样性,翟峥教授还播放了一段关于福建游神的视频,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对这种独特的文化习俗感到十分新奇。此外,翟峥教授将中国带来的精美书签,作为小礼物赠送给参与互动的学生。

讲座结束后,播放了学生们的视频作品,展示学生们用中文编导和拍摄的介绍自己城市的歌曲或短剧,视频涵盖了牛津、沃辛、布莱顿、克利夫顿、迪考特、滨海韦斯顿等多个城市,显示出他们在中文学习中的创造力与实践力。学生们在视频中巧妙地展示了在这些城市可以做的有趣活动,比如在布莱顿享受日光浴、坐摩天轮等。更有创意的学生通过采访当地居民的方式,生动地表达了为什么要来这些城市。在克利夫顿的视频中,学生们不仅采访了老人和婴儿,还别出心裁地采访了一条鳗鱼,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城市的特色和包容性。还有学生以两个旅行社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互相推荐各自的旅游景点,趣味横生。有的学生们还制作了精美的旅游宣传海报,并朗诵了自己创作的中文诗,如迪考特小城大爱等,这些有趣的中文视频不仅体现出青少年的活力与创造性,还体现了他们在中文学习中的热情与实践力。

“中文培优”项目(Mandarin Excellence Programme)是由英国教育部资助、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合作提供的语言强化学习项目,于2016年启动,至今英格兰地区共有75所学校,约8000名学生参与了该项目。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积极与MEP项目合作,自疫情期间开始举办的孔院访问日活动已经成为MEP项目的品牌活动,为英国的中学生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中文、运用中文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中国、保持学习中文的热情。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文教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让更多学生受益于中文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不断向英国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上一条: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中国一日”文化体验活动 下一条: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举办新书推介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