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专题讲座

2017-11-17 

11月14日晚,应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奥地利外交部中国事务高级顾问、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会长、奥地利中国及东南亚研究所所长、维也纳大学教授卡明斯基(Gerd Kaminski)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卡明斯基以文化符号为关键词,从不同角度详细讲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福祸象征符号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如不同图腾组合而成的“龙”,形如蘑菇的护身符“如意”,连接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为纪念女娲和伏羲造人而创造的泥塑“淮阳泥泥狗”,起源于王安石因对联而金榜题名的“红双喜”等等。讲座以历史发展为时间脉络,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内容精彩丰富。

卡明斯基教授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祸象征符号有着深入的理论研究,还收集了诸多传统文化符号实物,如龙袍、如意、大阿福、鼻烟壶、青铜酒樽、龙凤布偶等等,为现场听众一一做了展示,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此次讲座是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2017年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最后一场,受到了听众的一致赞赏。明年孔院将继续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当地民众带来更多丰富有趣的中华文化讲座。

撰稿:薛儒正

上一条:茶香袅袅,余韵悠长 ——索非亚孔子学院下属孔子课堂开展茶文化体验活动 下一条:中奥“儿童绘本中的图画故事”学术研讨会在维也纳成功举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