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姚艳霞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了“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作用”讲座。
讲座由杜塞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夏洛特·科奥意特·科施浩夫(Charlotte Kreuter-Kirchhof)主持。她介绍了刚刚在德国波恩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三届缔约方大会,由于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世人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

姚艳霞以四个问题为主线,介绍了中国与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基本情况,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历史过程中的立场演变,影响中国立场演变的因素,目前中国为推进气候变化谈判及改善国内环境而制定的政策与项目。
讲座之后,姚艳霞与学生展开互动,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科奥意特·科施浩夫教授向姚艳霞赠送了印有海涅名言“聪明人推出新思想,愚昧人将它广为传播”的杜塞大学纪念水杯。
杜塞尔多夫大学孔子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以“汉语教学为基础,跨文化培训为特色”的发展目标,不定期举行汉学、经济、法律等讲座,召开学者论坛,建造助力学术与商务交流的中德友谊之桥。
撰稿人:姚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