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资助、我校主办的2021-2022年法国中文国际班中文师资培养项目举办线上结业仪式。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师资处处长赵燕清、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金利民、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执行院长李建盛出席结业仪式,仪式由项目承办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崔岚主持。

金利民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项目自去年9月23日开班至今,分秋季学期、寒假集训和春季学期三个阶段,完成436课时的定制化法语语言文化课程和2场专家讲座,并组织阶段性考核5次,以及中、法方面试各一次。她特别提到,项目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高效实用,旨在促进学员法语语言能力、国际中文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协同发展。

赵燕清对项目的顺利、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项目在北外的高质量实施给予高度评价,对所有学员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肯定。他亲切寄语所有学员,希望他们继续学习法语,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中文教学能力,逐渐成长为专家型中文教师,做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实践者,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建盛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项目的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每年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输送近百位优秀毕业生,希望日后通过继续加强协同合作,培养更多懂专业、通外语的国际中文教师,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项目授课教师高朋副教授和学员代表罗赛分别在结业仪式上发言。高朋赠予学员们“简单”“实用”四字原则,引导他们思考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应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成为一位好老师等问题。罗赛表示,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利用好自己的外语优势和专业技能,用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搭建中外友谊的桥梁。
法国中文国际班项目于2008年6月正式设立,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法国教育部合作项目。2021年9月,受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师资处委托,我校首次承担法国中文国际班中文师资培养工作。项目课程以目标为导向,积极借鉴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CLIL)模式,将法语语言学习、以法语为媒介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法语国家国情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等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这一创新型培养模式也将为日后其他语种的国际中文师资培养积累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