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下午,斯里兰卡驻德国大使、我校“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研究生鲁纳迪勒格•阿穆努加马博士毕业仪式在行政楼举行。校长彭龙、副校长闫国华出席仪式,导师组成员英语学院梅仁毅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永辉教授、党总支书记张效民教授、杨毅副教授,亚非学院副院长马仲武参加仪式,仪式由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晓慧主持。

彭龙对阿穆努加马大使获得我校博士学位表示祝贺,高度赞赏了大使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充分肯定了博士论文选题对中斯关系以及区域研究的重要意义,建议启动阿穆努加马博士论文中、英、僧加罗三语的翻译与出版工作。彭龙鼓励在场的新汉学博士生以优秀校友为榜样,高质高效地完成博士学业。他表示,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外交官的摇篮”,欢迎阿穆努加马加入校友队伍,希望大使能够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进一步深化研究课题,推动中斯关系不断发展。

李永辉代表导师组成员发言,介绍了阿穆努加马大使作为“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的项目背景与培养过程。他表示,阿穆努加马大使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和独特的研究视角给导师组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大使作为 “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毕业的首位政府官员,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为北外探索跨学院、跨专业博士生导师联合指导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后,彭龙校长为阿穆努加马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并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聘请阿穆努加马大使担任特邀研究员,参与研究院建设与发展工作和相关学术、科研活动,从而推动我校与斯里兰卡著名高校与高端智库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两国教育、学术领域的深度合作。



阿穆努加马大使在毕业感言中感谢国家汉办和北外校领导、孔子学院工作处三年以来的大力支持以及导师组全体成员的指导。他表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攻读博士学位虽然充满挑战,但收获颇丰。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深入的思考,结合三十年的外交工作经验,他对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外交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挖掘与分析,并希望利用自身的外交和学术资源与国内外学者一道开展研究,填补目前对斯里兰卡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印度洋岛国研究的空白,为中国、斯里兰卡乃至世界各国政府的外交决策提供参考。

来自越南的范氏缘红代表“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介绍了在北外的学习生活、学术研讨和文化体验的难忘经历,建议新汉学博士生利用学校的丰富资源完成博士研究课题,学成回国之后充分发挥在北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自己的工作、研究领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柯静、孔子学院工作处副处长和静参加了仪式。我校“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与僧伽罗语专业学生列席仪式。

27日,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张晓慧、亚非学院副院长马仲武陪同阿穆努加马大使访问国家汉办,会见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汇报了博士项目培养情况,并为“新汉学计划”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旨在通过资助国外青年学者来华学习,帮助世界各国青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做出贡献。我校于2013年启动“新汉学计划”招生,迄今为止,共招收“新汉学计划”博士生25名,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16个国家。阿穆努加马大使于2013年9月入学,是我校首批“新汉学计划”博士生之一,其论文从政治、经济、国防、文化四个方面对斯中两国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深度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填补了目前对斯里兰卡这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相关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