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8日至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本土汉语教师研修班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来自保加利亚、阿富汗、埃及、埃塞俄比亚、布隆迪、蒙古和塞拉利昂等7个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

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西南大学孔子课堂赫丽喜(Hristina Dumbanova)、索非亚第十八中学孔子课堂玛利(Maria Shalamandova)、马克西姆·高尔基中学孔子课堂黛喜(Dessislava Boncheva-Vacheva)以及索非亚孔子学院文化秘书玛亚(Maya Kostadinova)四名本土教师参加研修。


此次研修分为学术培训(讲座)和考察访问两个部分。讲座主题包括:中国国情概况、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现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现代传承、剪纸教学、中国的发展与“一带一路”、武术教学、汉字教学、HSK考试与教学、汉语综合课教学、国际中文教学示范课、语音教学等;文化活动包括参观长城、观看杂技表演,青岛之行学员们参观了啤酒博物馆、老城区等。此外,研修班学员还参观了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技术支持的科技公司、高校和出版社,包括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北京梅兰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及翻译出版多语种国际中文教材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结业典礼上,玛利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向此次研修班的主办方表示感谢。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副院长杨威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他对大家的积极参与和努力表示赞赏,并向全体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供稿 索非亚孔子学院 玛亚(Maya Kostadinova)、陈晨
供图 北京国际汉语研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