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3日,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暨第五个“国际中文日” 在万物生长的“谷雨”时节如期而至,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以“中国-阿联酋建交40周年”为主题的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扎耶德大学1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中国和阿联酋两国人民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正值中阿建交40周年,又恰逢国际中文日。扎耶德大学孔院根据两国共有的文化传统安排了制作非遗香囊、中国传统服装展示和试穿、认识并书写象形字、品尝中国美食等活动,展现了中国手工艺、服饰、书法、文字及饮食的魅力。
制作和佩戴香囊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香囊图案精美,色彩艳丽,内装的中草药能驱蚊防潮,净化空气,预防疾病。在阿联酋也有相似的习俗, Bakhoor 熏香既可以让空气充满芳香,又能驱除昆虫。此次,扎耶德大学孔院准备了不同颜色和图案的香囊和10多种不同的花草作为填充物,如艾草、丁香、茉莉花、薰衣草等,孔院教师向参与者介绍了中国香囊的特点和花草的作用。参与者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味道的花草,装入选定的香囊中。做好独一无二的香囊后,她们开心地佩戴在身上或挂在包上,都称赞中国的香囊非常漂亮、实用。
活动中,扎耶德大学孔院展示了10余套中国不同时期的传统服装和部分少数民族服装。孔院教师向参与者介绍了服装的特点,参与者都惊叹于中国的服饰之美,有的学生兴奋地试穿了不同的服装并拍照留念。
此外,孔院教师安排了认识并书写象形字的活动。象形字是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形式,源于绘画,通过直接描绘物体的形状来表示意义。孔院教师向参与者展示了日、月、山、水等字的图片和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并且现场演示如何用毛笔书写。参与者在孔院教师的指导下,认识并写下了漂亮的汉字,她们不仅了解了汉字的造字方式、书写规则,还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
中国美食的吸引力无人能抵挡,本次活动孔院邀请专业的厨师为参与者现场制作了两种不同口味的饺子。师生对美味的中国味道赞不绝口。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不仅提高了扎耶德大学师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增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不同角度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后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会继续提供更加优质的中文学习体验,拓展服务功能,搭建交流平台,强化文明互鉴。
供稿 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 徐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