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第七届中国电影节专题访谈活动

2023-04-23 


当地时间423日,为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第七届中国电影节策展的资深电影人王小鲁与欧洲著名电影学者路易萨Luisa Prudentino展开对话,就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和本届影展的策展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访谈对话由纽伦堡孔院院长助理董婷(Dörte Kordzumdieke在线上主持,15名观众参与聆听了此次活动。

路易萨是意大利汉学家,毕业于世界上第一个成立汉学系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东方学院。现任职阿图瓦大学(法国),研究重点为中国电影史,在意大利创办了第一个专注于中国当代电影的电影节。曾长时间在中国工作和生活(19851989年)。路易萨在访谈对话中首先介绍了早期中国独立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她认为中国独立电影在纪录片和剧情片两个领域是同时发展的,纪录片通常是导演开始拍电影的首选,导演可以主观发挥,拍“自己的电影”,电影风格写实且极具个性化。在千年之初,独立电影的影展减弱,同时催生着比影展多得多的日常放映点。

王小鲁,评论家,策展人,电影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出版有《电影政治》(2014)、《电影意志》(2019)等电影专著。应路易萨提问,王小鲁继续介绍2003年以后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制片成本的降低,独立电影曾在国内和国外的银幕上得到过蓬勃发展,但是不同时期,发展进不完全一样,而独立电影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是不同的。此次电影节以“乡土中国”为主题,其定位是希望勾勒中国农村社会的当代史,展现其当下的面貌。乡土中国、传统农村社会,被看作中国人物质和精神上的根基之所在,本次电影节挑选的11部电影共同呈现了电影人对中国乡村社会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一种强烈的忧虑感。作为策展人,王小鲁希望德国观众能够通过观看我们挑选的电影对中国的现状有所了解,同时也对中国电影知识分子思考的品质和思考的力度有所了解。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观众就《气球》和《Hello,树先生》两部作品以及西方的漫威、迪士尼电影的制作对中国电影产生的影响等内容进行了提问,王小鲁一一做出答复。路易萨再次强调观看电影非常重要,特别是中国电影,现在的中国的独立电影应该被更多人看到。本次访谈对话全面系统讲述了中国独立电影的发展及价值以及本次电影节以“乡土中国”为主题的意义和选材思路。



供稿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 高军丽


上一条: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庆祝活动 下一条: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参加布达佩斯动物园世界地球日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