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由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第八届意大利-圣马力诺孔院本土教师培训暨研讨会正式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有50余名来自意大利、英国、阿尔巴尼亚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教师参加。

开幕式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马西尼(Federico Masini)、意方执行院长德保罗(Paolo De Troia)向参会者致辞,期待会上的多元分享,并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共同进步。来自英国启蒙大学的张新生教授向大家讲解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文能力水平标准》和欧洲的中文教学及评测,回顾了中文水平标准的制定历史及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对比了欧洲共同语言框架中的欧洲中文标准与中国的HSK标准,也比较了欧洲外语教育政策与国际中文教育理念,探讨中文若要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需要具有哪些特点,对传统的中文教育理念会有怎样的冲突,也希望教师们能用发展和“通文化”的眼光看待中文教育。马西尼教授向参与者介绍了意大利中文教育的历史发展和未来展望,德保罗教授介绍了大学中文专业的报刊课程的设立缘由和教学方法。在接下来的“中文+”板块中,罗马孔院中方院长张红与乌尔比诺大学中文教师杨欣歌介绍了商务汉语教学的理念,并分享了一些教学案例;罗马孔院国际中文教师陈晨介绍了在罗马国立住读学校的高中中文必修课中,语言与内容融合的教学法在中国历史地理课上的操作理念和实际案例。
在教师培训方面,罗马孔院国际中文教师申尹潞向参会者介绍了《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发展和考试;文化活动方面,罗马孔院意方秘书奥奈拉(Ornella De Nigris)和国际中文教师于金金介绍了一些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文化活动举办理念和形式,并列举了一些在疫情限制下孔院探索出来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案例。来自乌尔比诺大学的高莉雅(Gloria Gabbianelli)分析了在当代科技和网络发达的社会,纸质教材对学校教育仍然必要的原因,探讨了教材的功能与编写方法,介绍了《我们说汉语》等适用范围较广的意大利本土中文教材。在国际中文教育的未来发展方面,张红院长与孔院国际中文教师唐湘宜介绍了目前罗马孔院团队正在编写的《意大利中小学汉语与中国文化教学通用大纲》,旨在为意大利中小学的中文教学提供参考和标准,填补本土少儿中文教育部分的空白。
本次培训会在回溯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探讨以更广的视角来思考中文教学。经过了疫情的挑战,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也一直在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方式,以应对时代的变化与发展。罗马孔院一直致力于国际中文教育师资的培养,每年坚持举办中文教学研讨会以及本土中文教师培训,促进中文教师的成长与职业发展。研讨会的影响不断扩大,主题内容也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未来,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努力,为国际中文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