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旧扎戈拉马克西姆·高尔基中学举办了以“中华文化中的灵兽”为主题的文化宣介活动。公派汉语教师潘锡锡和本土汉语教师吕诗颖(Loukia)合作,介绍了龙、凤、麒麟、龟、仙鹤、鸳鸯等灵兽在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内涵。
活动以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对比为引入点,活动的参与者讨论了两者在外观、能力、寓意等方面的不同。潘锡锡老师介绍了中国龙图腾的起源,龙的造型,以及龙作为中国古代皇权的象征意义。

随后,潘老师介绍了著名的成语故事“画龙点睛”和“叶公好龙”,展示了大量中国龙的图片并教授“龙”字的笔顺和书写要领。大家跃跃欲试,纷纷选择自己喜爱的龙的图片涂色,书写“龙”字,并进行成果展示。



此外,老师还介绍了凤凰、麒麟、龟、仙鹤、鸳鸯等动物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寓意,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这些动物图案的运用。例如鸳鸯成双成对,寓意夫妻恩爱和睦。鸳鸯图案被广泛运用在窗花、荷包、四季服装以及床围帐沿、枕套、被褥、礼盒等象征纯洁爱情和美满婚姻的婚俗用品上。
本活动系统展示了中华灵兽文化的独特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学生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踊跃分享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体会,活动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