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9日,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教学点布尔加斯英文学校,中国教师李严和保加利亚本土中文教师卡塔雅(Kataya Kostova)组织学生开展了一场题为“中国汉字演变和中国书法”的文化体验活动。

学生们对汉字演变和中国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积极性。学生们主动请缨,认真准备,小组协作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内容详实、形式丰富的幻灯片,声情并茂地展示了汉字的演化过程。演示结束后,学生对中国汉字的不同字体、书写工具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向老师询问了很多关于中国汉字的问题。两位老师就学生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解答。为了进一步加深和丰富学生对中国汉字的认知,两位老师对中国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进行了讲解介绍,并播放了笔墨纸砚的传统制作过程以及中国书法书写现场的视频。李严老师把从中国带来的篆书、隶书、楷书和行书等字帖,毛笔及宣纸分享给大家。为了演示宣纸选料特殊、易于着色等特点,李严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动手做了实验,分别把一滴水滴在普通A4打印纸和宣纸上,结果显示宣纸遇水具有很强的色彩渗透性,体现出唯美的色韵。整个活动过程,学生们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由于学校目前尚未开设书法课,缺乏相应的书写工具,学生暂时还不能亲身体验汉字书写的魅力。老师先用毛笔把学生的名字写在提前裁好的宣纸上,然后在课堂上把写有学生名字和盖有石刻印章的书法作品送给每一位学生。由于本学期刚刚开设中文课,同学们在了解了汉字的演变历史和不同时代的书法作品以后,对学习和书写汉字的兴趣有了很大提升。
与字母文字的书写不同,汉字作为世界唯一现存的象形文字,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文学习过程中,汉字的书写是难点,容易导致学生出现畏难情绪。通过本次文化活动,学生掌握了汉字的结构构造、发展演变以及中国书法的魅力;书写汉字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而是一种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体验。这次体验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