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5日,正值当地中小学开学一月之际,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138东西方语言中学孔子课堂八年级学生开展了一场中国剪纸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由中方教师李梦霞和本土教师贾薇明(Latchezara)合作完成。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很强的文化交流价值。
138东西方语言中学孔子课堂八年级学生从本学期开始学习中文,他们对中文和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课堂参与度非常高。活动中,李梦霞老师介绍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基本定义、类型种类、主要工具、艺术标准等要素,本土教师贾薇明交互传译,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李梦霞老师边介绍边演示,学生边看边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讲解结束后,学生开始独立剪纸体验。由于在之前的文化学习中,学生们学过中国的“十二生肖”,很多人便选择了最喜欢的生肖作为剪纸体验素材,大家细心认真,热情高涨,主动尝试“剪”“刻”“打”等多种剪纸技艺和手法,从亲身体验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与精髓,为进一步深化中文学习和体会中国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结束前,每位学生都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剪纸作品,通过交流展示,经验总结,相互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动力和决心,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