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参加波兰雅盖隆大学第七届“亚洲文化节”

2021-05-15 

当地时间53日至15日,由波兰雅盖隆大学中远东学院主办的第七届“亚洲文化节”活动在克拉科夫线上举行。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作为活动的协办单位,认真筹备、发挥各位教师所长,共组织了5场不同主题的文化讲座,涵盖汉字、中国民乐、中华美食等内容,吸引了众多对中国及亚洲文化感兴趣的当地民众和大学生参与。

第一场活动,海外志愿者教师王昕通过YouTube平台带来“中国民乐与古筝”的文化讲座。她为听众介绍了中国民乐的分类、功能、特点和常见乐器,并着重介绍了古筝这一乐器的历史、形制和演奏方法,最后与听众共同欣赏了古筝代表名曲。约110人观看了此次讲座。第二场活动,海外志愿者教师宋贝贝结合自身艺术史专业背景,通过YouTube平台做了“中国艺术中如何表现‘死亡’意象”的艺术讲座,以中国古代画作、戏剧作品为例,结合波兰著名画家贝克辛斯基的画作进行对比,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揭示了“死亡”这一主题在中波艺术中的不同表现,使听众意识到中国艺术含蓄的表现手法和背后的哲学寓意。讲座角度独特,吸引了约100位听众参与。

第三场活动,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波方院长翟伯单(Bogdan Zemanek)和中文教师刘超共同在ZoomFacebook平台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中华美食的直播讲座。讲座不但为观众真实呈现了小笼包、麻婆豆腐、咕噜肉等中餐菜式,更以此为例介绍了淮扬菜、川菜、粤菜等菜系的用料、烹饪和口味特点,演示了中餐的用餐顺序和餐桌礼仪。直播期间约有1000名观众观看了直播,掀起了整个文化节活动的高潮。

第四场活动,中文教师周蕾结合自身在韩国、波兰两国的任教经验,通过YouTube平台带来了题为“浅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差异——以波兰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语言学习者为例”的讲座,从语音、汉字、语法等方面分享了自身研究和心得,受到了中文学习者的喜爱,约50名听众参与了讲座。最后一场活动,海外志愿者教师张佳慧在YouTube平台带来了一场题为“汉字的种类”的汉字讲座。讲座展示了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并根据时间线梳理了甲骨文、铭文等形式,最后举例并详细介绍讲解了象形、会意、指事和形声四种现代汉字的类别。讲座兼顾知识和趣味性,吸引了约60名观众参与。

今年已是克拉科夫孔子学院第七年协办并参与雅盖隆大学的“亚洲文化节”活动。本届活动虽受到疫情限制,但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依然没有阻挡中华文化爱好者的参与热情。克拉科夫孔院也将继续利用多种形式推介中国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上一条: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主办第三届“当代世界的中国与中国人”国际学术会议 下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成功举办第14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线上中文比赛保加利亚赛区预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