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1日,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举办“诗人之爱——解读中国朦胧诗中的爱情”专题讲座,主讲人为罗兰大学语言学在读博士生马蒂亚斯·维琴蒂(Mátyás Viczenti)先生。本次讲座为罗兰大学 “觉醒之龙—解读现代中国” 系列讲座中的一部分。马蒂亚斯从一名欧洲学者与诗歌爱好者的角度解读了爱情这一主题在中国朦胧诗中的表达,并由此探讨了如何在国际视角下欣赏中国现代诗。

马蒂亚斯讲到,中国1980年左右兴起的朦胧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然而,北岛、顾城、舒婷、多多、海子……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朦胧诗人的名字对匈牙利人来说却很是陌生的。作为朦胧诗重要组成的爱情诗,是帮助西方人了解这种诗歌形式的重要途径。朦胧诗是诗人对个性化表达的追求,因而马蒂亚斯认为结合诗人的经历来解读朦胧诗歌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意象。结合诗人的感情经历,马蒂亚斯解析了北岛的《一束》、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爱情故事》、顾城的《雨行》等经典朦胧派诗歌。他认为诗中所传达的爱与愁、渴望与挣扎,能够引起每个读者的情感共鸣。
马蒂亚斯表示,诗人有国界,诗歌无国界。朦胧诗可以让西方读者了解“爱”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表达,使读者在另一种语言的美感中感知美好动人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