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0日,韩外大孔院邀请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和志愿者为首尔东园男子高中的20名学生开展了一堂妙趣横生的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课程——传统毽子手工制作。
孔院提前为学生们准备了制作材料和工具,同时多次调整修改教案和讲课脚本,将资料同步共享至东园高中的汉语教师,便于进行活动步骤的同步讲解。韩外大孔院特邀讲师、《堂前燕》毽子非遗文化传承人王墨晗直播授课,通过不同的机位设置分步骤、分角度、“手把手”地带领学生们制作毽子,带读拓展词汇,进行汉语同步教学。

课程开始之前,学生们就对制作材料极感兴趣,将各色羽毛拿在手上仔细地研究把玩。到“缝制垫片”阶段,由于男高学生们大多是第一次做针线活儿,不少人都被小小的针孔绊住手脚,通过授课老师及在现场的汉语老师线上线下的正确引导,学生们开始慢慢上手,直到下课铃声都还在欣赏自己的作品,意犹未尽。
疫情常态化下,韩外大孔院积极构建新媒体文化沟通平台,在原有项目基础上拓展一批新的文化体验项目,探索新的线上文化体验教学模式,与韩国的初高中学校和其他孔院合作,采取定期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在线直播或孔院教师现场教授的文化体验形式,给韩国青少年带来更多近距离接触、直观了解和认知中国文化的机会,培养他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认知和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