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北京大学赵杨教授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进行学术讲座

2019-06-21 

当地时间621日下午,应罗兰大学副校长兼孔子学院匈方院长郝清新的邀请,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院长赵杨教授在罗兰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一场题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的精彩讲座。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外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罗兰大学中文系教师、匈牙利本土汉语教师及一些汉语学习者等50多人聆听了本次报告,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李期铿教授担任主持。

赵杨教授首先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本体研究和汉语本体研究做出区分,然后从应用机制两个角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取得的成果做出了简单回顾,同时也指出了二语习得研究的三个目标,即探讨机制、为语言教学服务和为本体研究提供启示。具体从汉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指出汉语的一些特点,如汉语的话题优先区别于英语的主语优先,汉语的动结式、非受事宾语句等。另一方面,以界面假说为例,赵杨教授又提出了为什么基于印欧语系的习得结果不能解释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疑问与探讨。最后赵杨教授对本学科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纳入二语习得的学科框架;增强理论意识,挖掘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和特点;关注线上学习行为研究;注重跨学科研究。

在讲座问答环节中,现场的师生踊跃提问发言。赵杨教授一一解答,其专业严谨的语言风格和精彩独到的见解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期铿院长总结道:赵杨教授的报告理论扎实,例句充分,提出了新的理念,对我们教学研究有很大启发,对赵杨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再次感谢。

赵杨教授是剑桥大学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汉语教育》期刊主编。这样一场零距离、高水平、有深度的学术讲座让海外一线教学的老师们受益匪浅,既拓宽了老师们的学术视野又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条: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助力“香港主题照片展” 下一条:帕拉茨基大学孔院组织“你和我·在北京”北外夏令营行前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