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9日上午,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喜迁新址。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学会会长许嘉璐、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史明德、维也纳大学副校长梅廷格为新办公场所的启用剪彩并发表贺词。此外中国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干事长王永利和奥联邦科研部、教育部、奥学术交流服务局的代表以及奥地利各界人士50余人出席了此次庆祝活动。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奥方院长李夏德教授主持活动并对所有亲眼目睹孔子学院喜迁新址的来宾们表示诚挚的感谢,他强调,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建立是中奥两国人文领域合作的结晶,成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汉语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工作,教学规模一年比一年壮大,文化影响一年比一年深远,这无疑要归功于中奥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的支持和协作,他同时将最深沉的谢意致以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静女士,感谢彼此之间完美的合作与理解。
梅廷格副校长祝贺“孔子学院”有了更大、更好的办公环境。他表示,迁入新址意味着原有教学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的要求,代表着中国语言文化在奥地利的传播势头良好。维也纳大学将继续全力帮助“孔子学院”的发展,支持它开展的文化传播交流活动,尤其是要努力帮助“孔子学院”培养建立针对奥地利中、小学中文教育的师资力量。
许嘉璐会长在随后的贺词中指出当今世界和人类社会需要多元文明,以及多元文明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孔子学院”建立的初衷也是希望促进人类文明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学习。中、奥两国人民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应该在相互学习中使各自的文明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对话、沟通和相互学习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以及文明传播。中国将继续为大力支持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希望他成为中、奥,乃至中、欧之间“一朵更大、更美、更香的友谊之花”。
史明德大使在致辞中强调,在今年5月份奥地利总理法耶曼访华与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会唔中,两国领导人特别谈到了两国文化和教育合作,并对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成为世界上首个培养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孔子学院”表示赞赏。他还表示,德语中常说“好事成三”。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恰逢三大喜事,一是中奥建交40周年,二是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建院5周年,三是“孔子学院”乔迁新址。这对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是个好兆头。如今“孔子学院”乔迁新址意味着奥地利对中国文化、语言和发展的兴趣越来越大,也意味着“孔子学院”的任务更重,相信“孔子学院”能够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据王静院长介绍,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在中国汉办的支持下,在多个奥地利联邦部委和维也纳大学的协助下,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创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蜕变,从最初只有一个教学班到现在同时为维也纳外交学院、维也纳国防大学、维也纳第四国立高级中学开设中文课程和语言等级班;从一开始的只有几个奥地利人学习中文到现在近300奥籍人拿到汉语水平考试等级证书;从一开始的不到三十平米的办公室到现在拥有二百多平米并且设施完善的办公环境,这无疑是汉语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在奥地利发展壮大的最好佐证。两位院长同时表示乔迁后的“孔子学院”将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汉语教学和文化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奥文化交流活动,一定不负使命,为促进中奥文化交流、加深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