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题为《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庆》的报告

2012-06-19 

  随着重庆文化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顺利开展,6月19日,重庆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明华教授在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庆”的文化学术报告。这次报告不仅吸引了杜塞大批中国文化热衷者,除了杜塞孔院的中、外方院长之外,杜塞政府经济贸易促进局副局长石豹先生(Boris Stähly),重庆日报与杜塞文化局的媒体记者聆听了报告。

  报告以清晰的脉络与条理被分为四大版块,即“ 巫山人”与人类起源、钓鱼城与欧洲历史进程、二战中远东指挥中心、百万移民与西部直辖市。刘明华教授以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详实精彩的演讲内容,由古及今,讲述了重庆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城乡经济,市场潜力等等多个方面,使德国听众对重庆这个远在遥远东方的城市得到充分的了解,并产生无比的向往。

   “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 演讲初始,刘明华教授便提出让人深思并质疑的问题,巫山人是否会改写华夏文明的历史。据悉,中科院研究员黄万波:“在巫山龙骨坡发现的‘巫山人’在204万年以前,比元谋人还早了30万年。”

  跟着历史的脚步,来到13世纪的蒙古。弹丸之地的钓鱼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如何凭借天然山城的防御体系建立起最坚实的堡垒,促使蒙军屡攻不克,也因此相应阻止了蒙古铁骑继续对欧洲大陆的侵略。刘明华教授也因此抛出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上帝之鞭’(即蒙古军队)没有失败,便有可能在欧洲大陆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德国听众听后唏嘘不已。

  在二战时,重庆作为世界四大名城(伦敦,华盛顿,莫斯科)之一,也是远东指挥中心,在1939年经过无差别轰炸后,却愈炸愈强,并在废墟中重建家园。教授也指出,杜塞和重庆一样都是二战中的英雄之城,为世界和平做出卓越贡献。

  今日重庆,西部大开发的内陆开放实验区,目前内陆唯一的国家特区,也是国家政策支持下的海关保税区,吸引了近半数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投资。由于渝新欧国际铁路的开通,刘教授告诉在座听众,铁路运输从重庆到杜伊斯堡(杜塞的临近城市)只需要16天。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重庆也是一座拥有优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的古都。刘教授展示了三峡秋日的缤彩景致,一位德国女士不禁惊叹,“简直太美了!”

演讲接近尾声,德国听众热情发问,对重庆的自然景观,艺术教育生活还有城乡经济等话题都有极大兴趣。演讲结束后,刘明华教授赠与培高德先生重庆纪念册,也是中德双方文化交流与人民友谊的美好见证。

  德国听众陆续不舍离去后,杜塞文化局的媒体记者对刘明华教授进行了后续访问。与此同时,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培高德先生,“听完刘教授的演讲,您对重庆有什么样的印象呢?”记者问。培院长回答:“虽然曾两次访问重庆,但通过刘教授的演讲让我更加深入的了解重庆的文化和历史,有机会一定要再次亲自重游重庆。”

上一条: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长普罗夫莫访问我校 下一条:奥坎大学董事会主席贝克•奥坎一行访问我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