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举办首届孔子学院杯围棋比赛,邀请德国各地的业余高手参加。之前孔院曾与纽伦堡围棋协会合作举办两次围棋联赛。
昨天还是教室,今天已拉开了桌子,两边摆上椅子,再放上棋盘和棋子,教室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为迎接各地而来朋友,孔子学院特别向埃尔兰根大学借了一间可以容纳70多人的大教室,而孔子学院自己的小教室和图书馆就成了特别对局室,戏称“贵宾室”,供高段棋手对局使用。
中午12时,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忠先生代表孔子学院向来自各地的围棋高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发展状况,及孔子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期两天的比赛正式拉开了序幕。首先,由比赛协调人员介绍了比赛规则和要求。随着棋手各自入位,刚才还热闹腾腾的大房间突然静了下来,只剩下棋子落在木质棋盘上的脆响声,以及棋钟按下后的滴答声。当比赛开始后,时间似乎过得更快。每个棋手下完一步后,都很快地按停自己的时间按钮,之后对方就开始皱起眉头,苦苦思考,等想清楚后也赶快地落子、按键。几十分钟后,棋局都大致进入了中盘,这也是最紧张、最有意思的时候。这时就会偶尔听到有人一声惊叹——“啊!”,是因为落子后发现自己考虑不周。还有人开始重重地用手掌拍脑门——“唉,下了一步臭棋!”更有人嘴里开始嘟嘟囔囔:“呀!真笨,真笨!”有一位棋迷作家曾经这样写道:“下棋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你的对手抓耳挠腮,痛苦难受。”
比赛首日一共进行3轮对局,连负者降级,连胜者升级。第三轮比赛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半了。虽然棋手们都已疲惫不堪,但彼此之间还要继续讨论着,看看有没有更好的下法。比赛大厅的低段选手绝大部分都是德国人,而进入的小教室比赛的高段选手则是中外掺杂。低段选手比赛结束后,都忙着从大厅穿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小教室,看一看高段选手的比赛——这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比赛次日是星期天,街上还没有什么行人的时候,新一轮的比赛又开始了。窗外的天气也是奇怪,一会儿天黑下来,下了一阵雨,雨借风势,敲打窗户啪啪作响,和屋内的棋子声相呼应。一会儿天又放晴,露出蓝天,阳光也透过云缝露了出来。这天气也许正是棋手们的写照吧。
星期天的比赛进行了两轮,到下午四点半,所有的对局都结束了。比赛成绩也都出来了,不同级别都有了自己的优胜者。但这时成绩已经不再重要,对大家来说,享受比赛的乐趣,比什么都重要。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