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琵琶古诗音乐会

2012-11-07 

2012年11月7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在维也纳普莱纳音乐学院的第一剧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琵琶古诗音乐会。众多中国文化和音乐爱好者慕名而来,在如天籁般的琵琶之音中感受着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琵琶被誉为民乐之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盛行于唐朝,众多琵琶名曲也诞生于唐朝。琵琶之音,时而明亮,时而柔和,时而淳厚,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中国古诗词如瀚海,以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情感世界,其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自古“诗”与“歌”就无法分开,无歌不成诗,这一晚琵琶演奏与中国古诗词碰撞出了美妙的火花。

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李夏德教授向在场嘉宾及观众致辞并为大家介绍了当晚的表演嘉宾:从台北国立艺术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远道而来的台湾知名琵琶演奏家赖秀绸女士,维也纳音乐学院的Doris Dornetshuber女士以及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李荔莎。

李夏德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琵琶在中国的发展、琵琶的演奏手法和中国诗词两千年的渊源。

孔子学院的李荔莎老师以一首慷慨激昂的《垓下歌》的中文朗诵拉开了本次音乐会的帷幕,随后由Doris Dornetshuber女士朗诵此首古诗的德文翻译版本。赖秀绸女士首先为大家演奏了《霸王卸甲》,乐曲凄楚而婉转,音调低沉而悲壮,观众的内心随着乐曲跌宕张弛,西楚霸王英勇悲壮的形象在赖教授的演奏下淋漓尽致,很好地塑造了项羽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

随后赖教授弹奏了《春江花月夜》。她用娴熟的技术演绎了乐曲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在众人面前展开了一幅月夜春江清丽的迷人画卷,缠绵悱恻,让人如痴如醉。Doris Dornetshuber女士深情地用德语为大家朗诵了《春江花月夜》。

每段乐曲前李夏德教授为听众们讲解了音乐和文学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审美观。每段乐曲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每一首诗歌背后也都有着动人的故事,虽然中国古诗词对外国人来说有一些晦涩难懂,但音乐是无国界的,Doris Dornetshuber女士的德文朗诵和李荔莎老师的中文朗诵穿插其中——这场中西合璧的音乐会以特殊的形式架起了诗与歌的桥梁,让观众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配合诗词朗诵,赖秀绸女士还为观众们演奏了《声声慢》、《琵琶行》、《塞上曲》等琵琶名曲。一曲《思春》演奏完毕,赖秀绸女士拨出整场音乐会的最后一个音符,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音乐会结束后很多观众向赖教授请教琵琶的相关知识与演奏技巧,也有不少观众和李夏德教授以及诗歌朗诵者一起讨论中国古诗词。观众对本次音乐会琵琶和古诗词结合的特殊表演形式赞不绝口,纷纷表示在欣赏中国音乐的同时,感悟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精神的陶冶,激起了不少人对中国古诗词的兴趣。

上一条: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中德建交40周年图片展览 下一条: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中德建交40周年图片展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