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的乐曲、舒展的舞姿、强劲的武风组成了一幅精妙的工笔画卷。若问这幅画卷的出处,就要提到由国家汉办主办,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承办的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巡演马来西亚站的演出。
2013年3月29日晚,马来西亚莎阿南工艺学院(POLITEKNIK SULTAN SALAHUDDIN ABDUL AZIZ SHAH)迎来了哈师大巡演团在马来西亚的第三场演出。摄影机镜头定格在中马两国国旗上,长焦镜头缓慢扫过千名观众,演出缓缓拉开序幕。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工艺学院联盟主席拿督阿夏特先生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处副处长的王琪教授分别代表马中双方致开幕词,由衷地希望中马友谊邦交与文化交流合作在双方互信的基础上源远流长。
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平台,演出必不可少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两头娇憨可爱的舞狮缓步进入舞台中央,顿时吸引了观众的视线,随后身着新春喜庆服装的舞蹈演员们手提火红的灯笼踏着节奏款款而来,在短短的几分钟中内就将观众的情绪带动上来,博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
随后竹笛、葫芦丝、琵琶以及古筝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为观众带来了知名的《梅花三弄》与少数民族舞曲,让很少感受到中国曲风的马来人耳目一新。音乐无国界,即使两种文化相差千里,即使观众无法真正明白乐曲的含义,但是音乐传达出的豁达精神与无疆的自由已经被千名观众接纳,从他们积极参与互动,争相上台参与体验吹奏竹笛便可看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喜爱。随后《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茉莉花》等传统民歌将观众带到了音的世界,徜徉在乐音乐曲的殿堂。
中国武术的魅力,千古流传,矫健的武者身姿、刚柔并济的太极气韵、气势磅礴的拳法、刀法赢得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热烈掌声。如果用“劲”来形容武术,那接下来要出场的便是“韧”——舞蹈。看惯了马来节奏欢快的舞蹈后,在场的所有人再一次的体会到了舞的柔韧,一曲苗族舞蹈《花溪》让观众领略了舞者的柔媚,一曲维吾尔族舞蹈《璇璇璇》又带给观众灵动的曼妙,最后一曲《绢舞迎春》更是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舞者的技巧与风采,在舞蹈者抛出手绢的那一刹那,观者的情绪也像手绢一样飘荡在会场上空经久盘旋。
演出在一首巡演团全体演员演唱马来歌曲《拉沙沙央》中落下帷幕,现场的掌声久经不息。演员的笑脸与观众的笑容融为一体,虽然彼此语言不通,可是彼此的心灵在这一刻都是一样的激动与开心,都享受着文化艺术带来的精神饕餮。两国的文化在交流中定能够长久的发展与传承。
2013年3月30日晚,巡演团在马来西亚乌鲁区进行了马来西亚站巡演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表演。本次的表演由马来西亚乌鲁区国会议员卡玛拉纳登先生提议,经由马来西亚乌鲁区社区组织,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承办,乌鲁区雪兰莪发展华小工委会协办。
演出当晚,马来西亚乌鲁区国会议员卡玛拉纳登先生携夫人索巴娜女士共同出席,马来西亚华人公会总财政李丽友先生代表马来西亚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林祥才先生参加,乌鲁雪兰莪发展华小发展工委会主席李新才先生,与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校长藏淑英教授一同出席此次活动。
卡玛拉纳登国会议员、藏淑英副校长及李丽友先生作为参与代表致词,马来亚大学孔子汉语学院的外方院长阿扎瑞尔先生也代表孔子汉语学院发言,向组织方,尤其是演出方哈尔滨师范大学表示感谢。本次演出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乌鲁雪兰莪区华小工委会借此巡演机会带领本区各华小向社会群体征求赞助,征得的所有款项悉数拨予所属华小董事部以促进本地华小教育的开展。
演出在一支马来传统舞蹈中拉开帷幕,得到了社区居民的顶力支持,而演员们也不负众望为当地来宾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盛宴。演出结束后,观众们依然依依不舍的找寻演员拍照留念,并表达着自己对贵宾的最高赞美之情。截至演出结束,共筹得华小发展款项近五万马币,一己之力不足道矣,可是齐心协力可战胜一切,希望华小可以发展的越来越好,让更多的孩子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