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戏剧的核心特点》讲座

2013-04-25 

2013年4月25日上午,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邀请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Colin Mackerras教授在帕尔菲皇宫大厅向听众们阐释了中国戏剧的核心特点。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中国观众所喜闻乐见。戏曲的形成,最早可追溯秦汉时代,到宋元之际成型。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戏剧的性质:戏剧不仅具有精神娱乐和道德教化作用,而且具有政治宣传作用,并具备一定的宗教色彩,比如戏剧的演出场所之一便是庙宇。戏剧始终与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如二胡、快板等;至明清时期,数以百计的地方戏产生,教授以生动的图片为例,向观众介绍了以快速变脸著称的川剧。

戏剧服装是对西方观众颇具吸引力的一个方面。通过戏服,观众们可以获得角色类型、角色的年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等信息。戏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征,比如近代中国革命剧和话剧的戏服,与传统戏曲相比变化较大,更具现实特征。服装颜色隐含一系列重要信息:红色代表上层社会和庆祝场面,绿色代表美德,黄色表示皇族,黑色表示平民,白色代表孩童或者老人,以及丧葬场合。现代话剧的服装则与传统戏曲服装差异较大,教授以《红色娘子军》为例直观展示了这一差异。

中国戏剧的内容或基于经典小说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或基于古代故事,如元曲和明传奇。剧情或文或武,或讲述革命,或反映社会。

戏剧舞台一般是在传统庙宇,向所有人开放,有钱人请来戏班子演出,他们决定表演曲目,其他人均可免费观看表演。到了现代,大量售票的现代剧院产生,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在教授看来,这对于保护文化遗产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但与此同时,无数的年轻学生等却因为令人望而生畏的票价无法体验中国戏剧魅力。

中国戏剧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教授播放了一段梅兰芳的旦角作品,向观众们介绍了男演员饰演女角色、女演员饰演男角色这一中国戏剧表演手法。

Mackerras教授将中国戏剧总结为一种极具魅力的表演艺术,在当代受到了西方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传统艺术亦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备受压力;传统戏剧在农村地区依然广为流传和广受欢迎,如何使旅游业以积极的方式促进中国传统戏剧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挑战。

讲座结束后,李夏德教授和王静院长向Mackerras教授赠送了礼物,表示对其精彩讲座的谢意。然后教授与观众们在帕尔菲皇宫大厅共进午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继续探讨中国戏剧,交流观点和心得。

本次讲座是系列讲座“做客帕尔菲宫”的开场讲座,接下来的5场讲座涉及中国文化、科学、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

上一条:揭开道教和佛教的神秘面纱——中国宗教系列讲座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开讲 下一条:武术传情,舞韵连心——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协办北京体育大学艺术巡演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