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列日孔院今年的“孔院日”系列活动之一,列日孔院10月1日下午在列日大学举行了首场学术讲座,特别邀请巴黎政治学院经济学教授克劳德•迈耶(Claude Meyer)为大家做了题为“中国:世界的银行家?”的学术报告。偌大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来自列日大学政法学院、社科学院和商学院的200余师生全神贯注地聆听了梅耶教授的演讲。
克劳德•迈耶教授是经济学博士,但同时拥有哲学、社会学和日语文凭。他既是银行家,曾任日本东京银行副总裁,又是亚洲经济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现任巴黎政治学院教授、法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法国《世界报》国际经济专栏撰稿人,经常应邀去国内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讲课讲学,他的专著《谁是亚洲领袖—中国还是日本?》被译成英文和日语,中文版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他的新作《中国:世界的银行家?》(2014,Fayard)在法国和欧洲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迈耶今天的演讲就以他的这部专著为题,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目前的总体经济实力,尔后指出,中国现在是最重要和最主要的国际投资者之一,但她不是像人们声称的那样,要“买下整个世界”,而是根据自己的所需进行战略投资。迈耶进一步分析说,中国目前最缺乏,当然也是其国力发展最需要的首先是资源,包括原材料,其次是技术,第三是外国市场。所以,它们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大举投资的三个重点领域。
谈到中国投资欧洲的理由,迈耶列举了四条:第一,当今欧洲经济回升乏力,需要外在动力助推;第二,人民币持续坚挺,非常有利于走出中国,寻找投资增长点;第三,欧洲拥有先进的技术市场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市场;第四,在欧洲投资办企业,可以有效规避诸如反倾销、反补贴等欧洲联盟的制裁措施。
那么,面对汹涌而至的中国投资,欧洲需要害怕吗?迈耶教授明确回答说:不需要害怕,但要高度重视,尤其需要制定协调一致的欧洲产业政策,突出互利互惠和共赢的指导原则。他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例,认为除了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外,必须承认总体效果是积极的,比如强力拉动了非洲经济的增长,有的年份高达6%。另外,中国对非洲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水电和居住条件,这些都是发展经济的必要因素。迈耶还运用国际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出中国投资欧洲也有三大益处:注入资金活力、增加当地就业、促进竞争。
迈耶教授最后总结道,中国目前还远非一个超级的金融投资大国,她在改革自己的金融体系方面,在推进人民币汇率国际化进程中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在不远的将来,也就是2050年前后,世界货币有可能出现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足鼎立的时代。
迈耶教授的精彩讲座最后以热烈的互动问答结束,现场听众表示,这样的讲座深入浅出,视野开阔,有理有据,更加激发了我们认识、认知和研究飞速发展的中国的兴趣和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