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与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西门子公司合作举办“科研日”活动。德方院长徐艳博士,中方院长陈杭柱教授,理事会理事朗密榭教授,埃尔兰根大学副校长Joachim Hornegger教授,西门子公司代表和中德学生代表共35人欢聚一堂,交流探讨,各抒己见。
“科研日”活动由德方院长徐艳博士主持。理事会理事、埃尔兰根大学汉学系主任兼国际人文研究院院长朗密榭教授到会致辞。他说,孔院首创“科研日”活动,旨在促进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对话”。“隔行如隔山”,希望通过“科研日”这一交流平台,促进大学文、理之间的交流,也促进大学科研部门与孔子学院的合作。主管科研副校长Joachim Hornegger教授,西门子公司代表和徐艳博士分别介绍了埃尔兰根大学技术学院重点研究项目,西门子公司医学领域研究重点以及纽伦堡孔院的情况。
此次“科研日”活动由两个部分组成。在第一个部分,来自埃尔兰根大学技术学院模式识别实验室团队的10位中国研究人员详细介绍了他们各自的研究课题以及对于中德文化差异的体会。虽然同在一个实验室,但他们的研究重点却不尽相同。他们来自国内不同地区,教育背景也截然不同,对于德国的感受却惊人的相似。他们喜欢这里的安静,平和,也不习惯这里的饮食。
第二部分,首先由埃尔兰根大学汉学系师生讲述在中国交流的体会,回顾了他们在中国度过的短暂而愉快的游学时光。孔院项目主管卢丽花女士则重点介绍了孔子学院的“新汉学计划”和子项目“全球青年领袖”。紧接着,孔子学院奖学金生Loan Schwedler女士通过幻灯向大家展示她眼中的中德文化差异。作为从小就学习中文且在中国待了多年的德国人,她仍然对中国的交通,环境等感到难以适应。虽然如此,她对中国充满着热爱,在她心目中,中国就像自己的家乡那般亲切。埃尔兰根大学对外交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介绍了他们组织的大学生赴华交流项目,欢迎感兴趣的学生踊跃报名参加。
“科研日”活动于下午六点结束。参加活动的人员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动,达到了预期效果,纽伦堡-埃尔兰根孔院为中、德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希望孔院多举办类似的交流活动,让更多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关心孔院,参与孔院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