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0日,索非亚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在保加利亚北部多瑙河边的美丽城市——鲁塞市鲁塞大学卡涅夫学术报告厅(Kaneff Center)举办。该活动由索非亚孔子学院主办,鲁塞大学承办,是索非亚孔子学院继2014年春节联欢会之后,在鲁塞市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的中国文化活动。活动参与人员50余人,主要是鲁塞大学的汉语学生,鲁塞市的汉语老师和志愿者。观众有近千人,莅临现场的有鲁塞市副市长斯特拉希尔·卡罗强斯基先生,鲁塞市法院、移民局、美术馆和青少年宫的负责人,鲁塞大学副校长伊利耶夫教授、茱莉亚娜教授以及各院系领导老师,还有鲁塞中学的校领导、老师。此外,索非亚孔子学院教学主管阿夏老师也率领着孔院众老师长途跋涉赶到鲁塞。
此次中国文化节分共为三个部分:“舌尖上的中国”厨艺大赛,中国元素展览和游戏体验,以及文化讲座和文艺演出。10日上午10:00,鲁塞大学的汉语师生共30人,在鲁塞市的竹园餐厅,进行了一场别有生趣的中国厨艺大赛。学生们5人一组,自行购买食材,在中国大厨和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出了扬州炒饭、宫保鸡丁、鱼香肉丝、可乐鸡翅、红烧鱼块等等中国传统美食和菜肴。
厨艺大赛结束后,学生和老师们立即赶回学校,准备下午五点开始的展览和游戏。不到四点半,Kaneff Center的大厅里就已经挤满了观众,还有来自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BNT-2台以及鲁塞两大报社Ytro和Briyag的记者和摄影师们。展览部分除了静态的中国风景画、国画、剪纸和书法作品、象棋、京剧脸谱、汉语学生活动照片等,还有动态的舞龙、茶艺表演、书法表演、剪纸和中国结的现场制作,下象棋、踢毽子、筷子夹核桃等游戏。各项展览和游戏都吸引了很多人观看或参与。汉语师生们把手工编织的中国结和剪纸作品现场义卖,直接投入了扶轮社为鲁塞市残疾儿童募捐的捐款箱。

此次文化节的高潮部分,是中国文化讲座和文艺演出。鲁塞大学三个汉语班级的学生分别为大家准备了三个主题讲座以及相应的知识竞猜和文艺表演。讲座开始之前,鲁塞大学副校长伊利耶夫教授专门上台做了开题演讲。紧接着,大二学生莫妮卡图文并茂地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和神奇的中国龙,她的同班同学给大家带来了精彩的舞龙表演,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被点燃了。大四学生高明,一首rap版的《龙的传人》,赢得场下一片喝彩和尖叫。大三学生何英俊的主题讲座是《中国的民族和传统服饰》,配合他的是汉语学生们的民族服装表演和旗袍秀。男女同学们穿着中国的民族服装,摆着各种造型,成对穿梭在舞台中央,赢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姑娘们穿着各色旗袍,优雅地扭动着袅娜的身姿,完美地展现出西方美女穿中国旗袍的中西合璧之美。之后,鲁塞大学汉语教师洪海菊上台演唱了青海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深情演绎了中国民歌的魅力。在洪海菊老师演唱完中国民歌之后,来自鲁塞中国家庭的可爱的5岁小朋友王佳颖一个人走上舞台,为大家演唱了一首保加利亚民歌,引发台下雷鸣般的掌声。文化讲座的第三个主题是大四学生小白的《中国古代诗歌和文学》,她的6位同学现场挥毫,书写了六首古诗,并进行了配乐朗诵,赢得台下观众啧啧称赞。

文化讲座之后,还设置了知识有奖竞猜环节,观众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抢答。每答对一个问题,有人上台领奖时,观众们都自发地为他鼓掌。
文艺演出的结尾,鲁塞市卡拉奇亚武馆的老师和学员们表演了中国武术和太极,现场观众热血沸腾。最后,一首中文版的圣诞歌《铃儿响叮当》,把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和中国文化节自然而然地联系在了一起,整场晚会也在大家的欢呼和喝彩声中落下帷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鲁塞大学校长Hristo Beloev教授专门为此次中国文化节制作了一个PPT,展出了自己11月份在中国参观访学的照片,以及他为这次活动亲自书写的讲话稿,表达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和敬意。
此次中国文化节活动,筹备了近一个月,在索非亚孔子学院的大力指导下,在鲁塞大学的积极配合下,由鲁塞大学汉语老师洪海菊具体负责。整个活动形式新颖,内涵丰富,寓教于乐,将中保两种文化和传统巧妙结合,向两国观众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活动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散去,有的纷纷上台要求跟中国人、中国龙合影;有的在展览大厅内反复徘徊,要求再为他们写几个中文字、编几个中国结。
通过这次活动,鲁塞大学的汉语学生们会越来越喜欢学汉语,喜欢中国文化;会有越来越多的鲁塞市民甚至其他保国市民更加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演出结束后,大家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询问中国春节在什么时候,期待来年再来参加这样的活动,亲身感受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