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7日,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迪拜校区举办文化体验活动,邀请了2015年阿联酋王储办公室选拔的9名青年大使学生参加了孔子学院举办的包饺子饮食文化活动。
孔子学院杨睿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中国过年吃饺子的许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着吃。时至今日,中国人不管是过年过节还是亲朋好友聚会,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都会把饺子这种美食介绍给各国人民,通过饺子这种特色美食,拉近了中外人民的友谊。
这次的文化活动孔院特意邀请了在迪拜资格最老的中餐厅——中国海餐厅的师傅专门来教我们这些阿联酋的学生现场包饺子,一开始就调动起了所有学生包饺子的热情。
活动第二项是品尝中国美食。通过品尝,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在汉语教学中学习的饮食词语,包括水、茶、鸡、烤鸭、饺子、面条、米饭、宫保鸡丁、盘子、碗、杯子、筷子等。一些学生还学着用汉语点菜。
活动第三项是由摄影公司的Hassan给同学们摄影留念,并采访了每个学生,锻炼了学生们现场表达能力。由于这些学生未来将是阿联酋各个行业的精英、领导人才,因此在孔院的教学中也特别加强了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学生们最后表示,通过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的这次文化体验活动,加深了对中国饮食、旅游、语言文化的热爱,他们表示暑假一定要去中国旅游,为增进阿联酋和中国的友谊好好学习汉语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两国的友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