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举办系列讲座之三——“天地之道—大清帝国的外交”

2015-06-03 

6月3日上午,德国杜塞尔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培高德博士(Dr. Cord Eberspächer)应邀在索非亚孔子学院孔子厅做了主题为“天地之道—大清帝国的外交”的讲座。

出席本次讲座的有索非亚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葛志强教授、保方院长阿克西尼亚•科列娃女士,以及索非亚大学汉语专业部主任艾立山先生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及大中学生约50人到场聆听了培高德博士的讲座。

培高德博士是德国历史学家,汉学家。他的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德关系史,尤其关注晚清军事和航海史。在讲座中,培高德博士首先说明题目来源于《易经》六十四卦第11卦泰卦。然后他以康熙等当时在位的清帝对外关系的不同政策为例,尤其以清帝对外国领事是否遵守中国的三拜九叩大礼的态度变化为佐证,阐明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大政策背景下,清政府还是一直采取相对灵活的外交政策。在涉及国家关键利益问题上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最后他指出,这种外交政策的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作用的结果,是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在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灵活性。

培高德博士的讲座视角新颖并辅以大量实例为证,听众听起来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互动环节讨论激烈,从当代中俄关系到中日关系到中非关系以及当今世界中国对欧洲对美国对不发达国家的外交政策。大家认为,中国的外交政策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注重对立面相互转化,是比较灵活的。

上一条: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周系列讲座之四——“普遍史、世界史、全球史——西方和东方从古至今的观念” 下一条: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周系列讲座之四——“普遍史、世界史、全球史——西方和东方从古至今的观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