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伊比利亚美洲汉学研讨会”于6月25至26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
本次“伊比利亚美洲汉学研讨会”由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瓦伦西亚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来自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主办。北外副校长闫国华,巴塞罗那大学副校长Maria Callejon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副校长Lluís Quitana参加了开幕式。
共有来自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巴西、阿根廷、秘鲁、墨西哥、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古巴等十多个国家的近两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在两天的活动中,有89人做了专题学术报告。报告或用西班牙语或用汉语,内容包括孔子学院研究、汉语及中国文化教学、中国文化遗产在伊比利亚美洲的翻译及传播、西班牙与伊比利亚美洲的汉学研究、移民及华人社区研究、文化产业及国际艺术交流等。
西班牙前驻华大使欧亨尼奥•布雷戈拉特(Eugenio Bregolat Obiols)在研讨会首日做了名为《走向知识社会的中国》的主题报告。欧亨尼奥先生曾于1987至1991年、1999至2003年、2011至2013年三度担任西班牙驻华大使,是一位“中国通”。他在报告中说,如今中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和科研。每年有数百万的年轻人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各个领域和专业的知识,在未来他们会逐渐成长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此外中国的技术创造力也在不断提升,以前的“中国制造”现在正在慢慢转变成“中国创造”。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新华社等媒体也对此活动作出了相应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