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携手维也纳世界博物馆之友协会,维也纳世界博物馆成功举办“2015孔子学院日”活动。奥地利历史学者和艺术家联手打造的 “再现·圆明园”展览,中华文化互动展台,精彩的皮影戏等让奥地利民众直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午11时,“再现·圆明园”纪录片拉开“2015年孔子学院日”的帷幕,为观众们展示了圆明园的数字化修复过程及意义。有着“东方凡尔赛”之称的圆明园是中西建筑艺术结合之典范,但却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役,现仅存遗址。出生于维也纳的荷雅丽教授加入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专家学者们组成的团队,通过现代化的数字修复手段,将圆明园进行了虚拟重建,还原了圆明园曾经的面貌。维也纳本地艺术家Barbara Salaun在这个项目启发下创作了《一抹“紫金”之气》系列作品展,在展览中,艺术家用自己的视角将圆明园的宫殿苑囿再次呈现出来。吸引了大量的观众,通过这种方式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开创未来。
在下午13时开始的开幕式上,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李夏德和马晓燕首先致欢迎辞,表达了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对活动支持方以及到场嘉宾的热烈欢迎以及感谢;世界博物馆馆长Steven Engelsman博士以及世界博物馆之友协会负责人Paul Erhart工程师也纷纷向诸位来宾表达了欢迎之情和“孔子学院日”带给他们的惊喜;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教育处董卫国主任和奥地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Gabriele Eischig先后致辞,希望中奥文化,中西文化能够一直互进互补,共同携手传承历史文化。
整个下午,世界博物馆吸引了近千人流连忘返,特别由陕西省文化厅派出的民间艺人们带来的生动的皮影戏表演,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老鼠偷油、猪八戒娶媳妇等中国传统小故事,在皮影戏的展示下更显生动有趣,引得在场观众喝彩连连。大家不仅在台前欣赏,后来禁不住纷纷到后台看艺人们的操作,跃跃欲试。
当天的各文化展台也是热闹非凡:剪纸、布艺展台,多彩的布艺玩偶让人眼花缭乱;中医咨询展台,排队咨询的观众络绎不绝;趣味汉语角、茶艺以及书法展台,一如既往地受到了热烈欢迎。随后太极扇表演又登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学习了简单的八段锦动作。在活动的尾声,中国知识有奖问答,老人小孩齐参与,观众们认真地回答着,讨论着,在一派欢乐的氛围中结束了全天的活动。
2015孔子学院日,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携手维也纳世界博物馆,用展览讲述了一段历史,用文化展台搭起了互动的平台,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到场观众学习与体验,活动受到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