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举行农历“七月节日”民俗讲座

2015-10-29 

10月29日晚,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奥中协会主席Gerd Kaminski教授为奥地利民众带来一场生动的中国民俗讲座。Gerd Kaminski教授是奥地利对华友好及文化关系促进协会会长、维也纳 Ludwig Boltzmann中国及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七夕节,即中国农历的情人节,及鲜为外国友人知晓的盂兰盆节。

他先从七夕节的历史起源说起,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亲相爱,王母娘娘用金簪划成一道银河,将其分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于是中国农历的七月初七,变成了爱人相聚的日子,据说这天,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Kaminski教授还给大家展示了很多中国关于七夕节日的传统年画,让在场听众通过艺术品对七夕节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

介绍完七夕节,Kaminski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一座观音像木雕。于是开始了下一个节日的介绍。盂兰盆节是佛教说法,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俗称鬼节,为中国农历7月15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七月祀鬼之俗演变成民间的鬼节,道教文化与佛教文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佛教与道教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盂兰盆节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盛大的华夏民俗节日,尤以救赎为主要内涵, Kaminski教授以此把观音比作西方的玛利亚圣母。他还展示了很多的习俗器物,以讲解中国人的盂兰盆节习俗,烧纸钱,放纸灯,祭祀亡灵,以使他们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也是现世的人自己祈福,祈求逝去灵魂的庇佑。好奇的维也纳听众们争先传阅这些展品,惊异于中国传统节日的这些习俗,并争先提问,如是否这些习俗在整个中国都会有。Kaminski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如此生动有趣的中国民俗讲座,让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奥地利友人近距离体验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趣味与魅力。

上一条: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助力罗马大学中文系成功举办毕业生就业宣讲会 下一条: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助力罗马大学中文系成功举办毕业生就业宣讲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