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2月3日,伦敦孔子学院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文系合办讲座,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颜子楠博士莅临亚非学院举办题为《咏物诗研究:清代眼镜诗》的讲座。他以眼镜诗为例,讨论中外器物、经济、学者生活,政治和社会的解释,为清代咏物诗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该演讲由亚非学院中文系主任陈靝沅教授主持,听众包括来自英国、欧洲、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教授和学生十余人。听众对颜子楠博士的演讲怀有浓厚兴趣,大家从文学、考古、历史、性别等多个角度提问,进一步拓宽了咏物诗的研究思路。
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托物言志的诗歌。15-19世纪以来,随着中西交流日益频繁,除了山川花鸟之外,西洋器物(如眼镜、钟表等)也开始出现在诗人笔下。中国文人如何理解这些外国事物,如何将这些现代事物融入传统诗歌,成为中外学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