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9日,经历了一个月的短暂休憩,慕尼黑孔子学院第115期文化沙龙又回到了日程。本期文化沙龙邀请了德国著名汉学家Karl-Heinz Pohl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功夫——武与术之间的哲学”的文化介绍。
曾任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的Karl-Heinz Pohl教授,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学、美学及思想史,在中国儒家文化这块厚土上精耕细作了多年。Karl-Heinz Pohl教授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和底蕴,这些也都在他精彩的讲解中得以体现。

在以连接慕尼黑观众与中华文化为意旨的文化沙龙讲台上,Karl-Heinz Pohl教授先为到场的听众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源流及其流变,在此之上结合中国传统儒释道三家哲学经典讲解了他所理解的武术之道。
回到“武”字的根本:止戈之术,从“庖丁解牛”到“上善若水”再到“不可胜在己”,武术能给予后人的启迪,绝非暴力或者好战之气。它既是反复实践寻求智慧的坚持,又是外练技艺内修心法的境界。教授从这几个点出发,引用《庄子》、《老子》、《孙子兵法》等经典中的原文,为观众进行了立体的阐释。
后半部分,教授站在中国道家辩证思想的高度上继续介绍武术的精神及其指向的军事谋略,远至春秋时代的吴国名将孙武、近至新中国开国领袖、军事家毛泽东,在这些相距千年的伟大人物对中国武术精神的传承中,Karl-Heinz Pohl教授为观众描绘了一个充满智识与格局的武道世界。
最后,在名为“武术中的心理学”部分,教授结合佛家“不动心”、儒家“心志、道义”等概念,向听众展示了影响中国至深的社会思想。
文化沙龙结束后,观众与教授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交流互动,有的观众还在散场后继续提问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