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举办作家阎连科读书会

2016-10-19 

10月19日,中国著名作家阎连科与其作品《受活》的德语版译者高利希(Ulrich Kautz)先生应邀来到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与当地读者进行充分的交流。

1%e9%98%8e%e8%bf%9e%e7%a7%91%e4%b8%8e%e5%85%b6%e5%be%b7%e5%9b%bd%e8%af%91%e8%80%85%e9%ab%98%e5%88%a9%e5%b8%8c%e6%9c%97%e8%af%b5%e4%bd%9c%e5%93%81%e3%80%8a%e5%8f%97%e6%b4%bb%e3%80%8b%e7%89%87%e6%ae%b5_

阎连科教授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是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次获得中外奖项。2014年,他成为首位获得卡夫卡文学奖的中国作家。阎连科写作风格独特,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作家”。常有评论认为他是莫言之后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受活》这部小说曾获得老舍文学奖,入围英国布克国际文学奖决选名单,获得2012年《纽约客》评选的年度最佳图书和2015年日本推特文学奖。译者高利希先生是汉学家和翻译家,曾译过王蒙和余华等作家的重量级作品。

2%e9%98%8e%e8%bf%9e%e7%a7%91%e4%b8%8e%e6%9d%9c%e5%a1%9e%e5%b0%94%e5%a4%9a%e5%a4%ab%e7%9a%84%e8%af%bb%e8%80%85%e4%ba%a4%e6%b5%81_%e5%89%af%e6%9c%ac

高利希先生首先向读者介绍了阎连科教授及其作品,特别是《受活》这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现实意义。虽然德文版问世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评论界的重视。阎连科与高利希分别朗诵了《受活》的开篇和几段精彩章节。阎连科浓重的河南家乡口音,高利希的精彩译文以及抑扬顿挫的朗诵,让这部全部用方言写成的中国长篇小说在德国听众耳际鲜活了起来。与读者交流的环节是这次活动的高潮。关于《受活》结尾处理的问题,阎连科教授提到,他在写作中所追求的“疼痛感”,以及作为疼痛感出口的庄子或乌托邦式尾声。针对观众问及的写作转型,他介绍了从《受活》《炸裂志》这样的宏大叙事,到红楼梦奖新作《日熄》无明确历史背景的“梦游”故事的转变。他还回顾了自己的写作经历,梳理了不同时期作品的特点,并就文学作品的荒诞与现实等问题与听众展开了探讨。

3%e9%98%8e%e8%bf%9e%e7%a7%91%e4%b8%8e%e9%ab%98%e5%88%a9%e5%b8%8c%e5%9c%a8%e5%ad%94%e5%ad%90%e5%ad%a6%e9%99%a2%e7%95%99%e5%bd%b1_%e5%89%af%e6%9c%ac

读者问题不断,单是“最后一个问题”就问了四次。朗诵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当晚,阎连科还接受了“德国之声”记者的专访。

上一条: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2016理事会在列日大学举行 下一条: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 “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中国的相互交融”国际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