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海外孔院 >> 正文

伦敦孔子学院中国学论坛迎来第十九讲

2016-11-24 

20161124-%e4%bc%a6%e6%95%a6%e5%ad%94%e5%ad%90%e5%ad%a6%e9%99%a2%e4%b8%ad%e5%9b%bd%e5%ad%a6%e8%ae%ba%e5%9d%9b%e8%bf%8e%e6%9d%a5%e7%ac%ac%e5%8d%81%e4%b9%9d%e8%ae%b2_%e5%89%af%e6%9c%ac

当地时间11月24日,应伦敦孔子学院邀请,苏州科技大学教授、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王艳芬老师为伦敦的师生带来了题为《尼泊尔与中国建交过程中的印度因素》的讲座,这也是伦敦孔子学院中国学论坛的第十九讲。

王艳芬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英联邦国家历史和尼泊尔的政治与外交。王老师用中英两种语言,从尼泊尔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导致的政治地位讲起,详细地阐述了中、尼、印三方在中尼建交过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

中国和尼泊尔于1955年正式建交,但建交过程却一波三折。在此过程中,印度的影响非常突出。1947年,印度迈向独立的进程促使尼泊尔的拉纳政权试图与国民党时期的中国恢复邦交,但国民党的垮台终结了这一前景。新中国的崛起尤其是西藏的解放令尼印两国心生恐惧,尼印双方的“特殊关系”以及印度的阻挠令尼中关系的恢复止步不前。当中印之间就西藏地方的通商和交通等问题签订协议后,尼泊尔在尼赫鲁的默许下最终得以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听众们都表示收获良多,对这段教科书上没有描写过的三国外交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最后,在场师生也就尼印两国复杂的文化背景关系进行了讨论。

上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下设鲁塞大学孔子课堂举行揭牌仪式 下一条:索非亚孔子学院鲁塞大学孔子课堂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文化节

关闭